第25章 历书[第1页/共4页]
十二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因诏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不决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盖闻昔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然盖尚矣。书缺乐弛,朕甚闵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绩日分,率应水德之胜。本日顺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徵,太蔟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自是今后,气复正,羽声复清,名复正变,乃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聚散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半夜朔旦冬至。”
大馀三十二,小馀一百三十三;大馀三十五,小馀八;
大馀三十九,小馀一百四十四;大馀五十六,小馀八;
彊梧大渊献三年。
大馀二十八,小馀四百六十一;大馀五十,小馀八;
十二
焉逢涒滩元平元年
大馀十七,小馀七十三;大馀四十三,小馀十六;
大馀十,小馀六十二;大馀二十二,小馀十六;
昭阳大荒落四年。
大馀四十七,小馀九百三十一;大馀九,小馀二十四;
大馀八,小馀七百八十七;大馀十三,小馀十六;
△正南
闰十三
大馀四十一,小馀一百二十四;大馀六,无小馀;
大馀十八,小馀八百四十九;大馀三十六,无小馀;
十二
祝犁大渊献三年。
大馀三十九,小馀七百五;大馀三十九,小馀二十四;
大馀十五,小馀七百九十八;大馀三十四,小馀十六;
十二
大馀三十三,小馀四百九十二;大馀一,小馀十六;
闰十三
十二
尚章大渊献二年。
闰十三
闰十三
闰十三
大馀四十,小馀九百二十;大馀四十八,小馀二十四;
横艾阉茂三年。
游兆阉茂二年。
祝犁作噩黄龙元年。
太史公曰:神农之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动静,正闰馀,於是有六合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害不生,所求不匮。
十二
昭阳汁洽二年。
横艾涒滩始元元年。
幽、厉以后,周室微,陪臣在朝,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后辈分离,或在诸夏,或在蛮夷,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邪於终。履端於始,序则不愆;举正於中,民则不惑;归邪於终,事则不悖。
十二
徒维执徐三年。
十二
无大馀,无小馀;无大馀,无小馀;
彊梧赤奋若六年。
焉逢摄提格五年。
大馀一,小馀三百五十九;大馀二十六,小馀八;
厥后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以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闰十三
闰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