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登皇位朱棣赏功臣 念情义纪纲救同窗[第4页/共4页]
封赏了功臣,朱棣命寺人们将几个箱子抬到了龙椅前,众朝臣看着箱子不知以是,朱棣看了看箱子,又扫视了一番满朝的文武,说道:“建文主政这几年,你们上了很多奏疏,事涉兵农、钱谷的,朕都留下来了。这些箱子里装的是你们言语轻侮朕的奏疏,是朕‘奉天靖难’这几年间,你们弹劾朕,为建文出运营策讨伐朕的奏疏,你们大家有份。”
高贤宁曾经与铁铉一同守济南,现在朱棣即位为帝,高贤宁已被关押于刑部天牢当中。纪纲当年家中变故,高贤宁曾帮助过他,现在见高贤宁身陷囹圄,纪纲天然生出体味救之意。这日,纪纲来到奉天殿,待上报了官民隐私之过后,高贤宁说道:“陛下,当年我们攻打济南之时,陛下曾经叮咛过,今后,要留下高贤宁的性命。”朱棣略作思考,说道:“高贤宁,就是写《周公辅成王论》的那位高贤宁?朕记得他是你的同窗。”纪纲忙点头,“恰是,陛下当年还夸奖那《周公辅成王论》文笔非常,写信之人真乃才子。高贤宁现在还在天牢当中呢。”朱棣点着头说道:“高贤宁很有才学,你与那高贤宁是同窗,你去奉告他,朕赏其才学,欲加官于他。”纪纲踌躇道:“陛下,高贤宁此人道情不适合为官,不如放高贤宁回籍,以彰显陛下刻薄仁爱。”朱棣摇点头,“如此才调之人,不为朕所用,岂不成惜?你去奉告他,朕定不会虐待了他。”纪纲只好领命去劝说高贤宁。
常朝时候到了,两众锦衣卫力士别离从东西两侧走过来,随后朱棣头戴翼善冠,身着盘领窄袖的衮龙袍,腰上佩着饰虎魄与通犀的玉带,虎步龙行,向龙椅走去,身后跟着两名亲信寺人,乃是马煜与马三保。待朱棣在龙椅上坐定,马煜与马三保摆列朱棣身后,朱棣将手一挥,朝堂之上顿时雅雀无声,朱棣开口说道:“为清君侧、除奸臣,朕于洪武三十二年奉天靖难,用时三年,终究保了大明社稷。本想效周公辅成王,可不想天位已虚,朕乃太祖高天子与孝慈高皇后之嫡子,遂诸王大臣劝进再三,为保太祖江山、大明社稷,朕应天顺人,荣登大统。从今今后,朕必当励精图治,不负太祖所托。还望各位忠臣良将与朕一心,同朕共创大明乱世。本年仍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其改来岁为永乐元年。”文武百官跪倒在地,齐呼万岁。朱棣接着说道:“靖难三年,功臣必赏。特追封张玉为荣国公,徐增寿为定国公,封朱能为成国公,邱福封淇国公,张信为隆平侯,张辅为新城侯,纪纲任锦衣卫批示使。别的,李景隆仍为曹国公,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各自规复爵位并归藩。宁王朱权借兵有功,改封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