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登临岳麓相选地脉 欣幸洮河观赏流珠[第1页/共7页]
又曰:数九寒天,洮河泉源山高气冷,寒气逼人,长年积雪不化,滴水成冰。在那密布悬泉、纵横溪水堆积处,河道狭小,冰封河面特早,冰层厚达2、三米。在封冻的河面下水流奔湍,不成遏抑,激起层层浪花,不竭猛冲冰层,再经重重暗礁、耸峙怪岩的拍打,雕磨成冰珠。经历几次转动,彭湃不息的流淌,在河面宽广之处冲出冰层,成团、成片、成簇跃伏水面,成为金彩耀目、灿烂非常的洮水流珠。
谁知有为是有为,揭开奥妙知所踪。
老子一行进得村来,村人见有秦佚引领,且有金虎、乌龙、蟒蛇等等十二生肖作伴,都惊呼神仙下凡。待得知是出关老子,都驰驱相告,跑出一睹老子风采,并跟从厥后,来至宅院。
见过秦佚母舅,入驻秦佚宅院,殷勤接待饭食。金虎、乌龙、蟒蛇等不避秦佚,便都现出身形。当晚在院中坐卧闲谈,秦佚就教老子道“我固然官职不大,但仍想造福一方,可所统领之村,并非都如桃花坪调和,盗窃之究竟有产生。先生可否指教为官管理之道?”
秦佚不解道:“为何要待明秋?”
因而,老子骑上青牛,牛头站立灰鼠,金虎背伏玉兔,白羊紧跟,毛猴肩立雄鸡,黄狗与胖猪随后,由秦佚骑白马引领,乌龙尾盘青蛇空中护行,走下岳麓山,再,一起东行,奔往槐里小村。
秦佚也忍俊不住笑出声来。
老子道:“此章关头在‘有为’二字。”秦佚问道:“有为即为不作?”老子道:“非也。有为是适应天然,不妄为的意义。无其为,是为;无其事,是事;无其味,是味。天然之道本有为,若执有为便有为。”秦佚道:“如此说来,有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背天时、地性、民气,而不凭欲望和设想行事。”言罢又道:“敢问先生,既然天然之道本有为,那么大道在那边?”老子道:“再送你《品德经》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秦佚道:“我终究明白: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感化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弭它的骚动,调和它的光辉,混合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晓得它是谁的后代,仿佛是天帝的先人。”老子笑曰:“恰是。”
说话间,时令已进入夏季,霜雪降下,岳麓山已是银装素裹。远眺狄道城西洮河,仍然银光刺眼,洮水如一匹白练,从天而降。这日晚,秦佚问老子道:“现洮河道珠非常壮观,明日先生愿去赏否?”老子道:“我正有此意。”
两人正在望河慨叹,却见不远处有一伙人,来到洮河岸边,用罐、盆、碗、瓢承装流珠后,欢天喜地拜别。秦佚奉告老子,这狄道人把洮河道珠视为吉利物,有“流珠大,装不下,流珠收成小”的说法。凡是哪一年洮河道珠来得早,数量多,去得迟,这年必然是个风调雨顺的歉收年。每年腊月初八,人们拿上洁净的罐、盆、碗、瓢,到洮河里去“请”流珠,将这天赐灵物“请”返来后,放在自家院中心的案头上,百口人团聚在一起,兴趣勃勃地抚玩流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