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文书(续)[第3页/共3页]
毕竟嘛,国度都没了,河北、河东更是实际沦亡,不晓得多少年才气畴昔,这时候把不要钱的空头子名义扔下去,说不得就能拴住真正的军队和人力物力,从实际好处上来讲是稳赚不赔的。
至于杨沂中耳聪目明,天然听得清楚,倒是目瞪口呆,只觉的本身脑中一片空缺,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吕好问和汪伯彦两位相公只觉脑中嗡嗡一片,本能便感觉这不太合适,王渊也一时惊吓,但是身后御史中丞张浚和还在木棚下执笔的中书舍人胡寅却大喜过望,几近是齐齐出声:
“臣附议!”
说白了,这是一个老话题……当日靖康时禁军兵马尽丧,便有人公开提出在河北设立藩镇;厥后赵老九在河北设立大元帅府,也根基上是靠汇集零散军队和民兵才存活下来;再厥后,赵老九即位,李纲在朝,设置宗泽为东京留守、杜充为大名府留守,设置河东河北置制使,根基上也是对义兵停止招募的套路。
当然了,这些行动本该安设下来后,听任李纲去做的,但本日金兀术的手札给了赵玖很多设法,倒是让他刺激的再难等候和忍耐……白日在御帐里床上躺着的时候他就想明白了,眼下金兀术就在对岸,甚么赵宋的天下,关他屁事?!将来河北闹出来甚么诸侯盘据,也关他屁事?!
“臣附议!”
“臣觉得可行!”吕好问见到情势如此,也不再多言,而是终究昂首承命。“官家可另有他言?”
而不等这些人略微歇一歇,端坐不动的赵官家便持续开口言道:“其二,以靖康之变、两河沦丧为据,可知金人蛮横奸刁,故当以诏告达到之日为期,限令自朕以下,天下文武百官,非复两河兼迎回二圣,或金人主动乞降,任何人不得论与金人媾和事!不然一并免除!”
一番忙活以后,日头愈发偏西很多,方才完工。
跟着赵玖目光扫过心中发虚的汪伯彦和王渊,这二者也是不敢怠慢,几近是忙不迭的表态!
“其四,加银青光禄大夫、观文殿学士、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御营使兼门下侍郎李纲为平章军国重事,总治三省。”
“那好,其三……”赵玖干坐好久,等木棚下一众近臣方才又辛苦一番结束,只是微微顿了一顿,便持续言道。“既然已经决计抗金,那便应当尽量连合肆意可用之人,可用之力,以是本日规复昔日李相公旧政,凡抗金义兵,皆纳官署……黄河南北,河东、河北、京东、京西、淮南、关西十余路,皆可就近自寻官府安设,要哀告身;诸如两河义兵,河北河东之地,实难联络官府者,许临时自据军州,措置军政……一句话,国有危难之时,凡事当以抗金为先,但凡是抗金的,朕都认!这一篇,也如之前普通发各路要员!”
当然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