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上品寒士1 > 一、流毒五石散

一、流毒五石散[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操之道:“这几日我但是向英台兄就教了很多,英台兄有甚么要考校我的?”

谢道韫一笑,忽道:“子重,有一事我想问你。”

陈操之道:“可贵一见,此名火烧云,俗谚云‘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明日应是一个大好天。”

谢道韫眼望大湖,深思旧事,幽幽道:“永和八年,我十一岁,我父为豫州刺史,那年孟夏,三叔父带着我和阿兄谢靖前去豫州探视,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倍感别致,一起问个不休,三叔父从不腻烦,老是耐烦解答,正如子重对润儿普通,我阿兄谢靖对我亦如。”谢道韫抿唇不语,淡淡忧愁上眉头。

陈操之道:“能服食此高贵五石散者,当然不会是浅显百姓,以是不消担忧流毒害民,并且五石散自东汉开端风行,当今效命于氐秦和鲜卑慕容氏的汉人士族,诸如关西六大姓。韦、裴、柳、薛、杨、杜,多有服散者,亦算不得我遗毒中原。”

年初桓温曾成心为三子桓歆求娶王坦之女,王坦之归告其父王述,王述果断不允,以为桓温子皆不甚贤,这当然是一个启事,而更首要的启事是顶级士族太原王氏从骨子里看不起龙亢桓氏,以为桓氏是兵家子,这让桓温很愤怒,陈郡谢氏现在另有求他桓温,桓豁嫁女给谢玄应当能成。

晋太和元年三月十一丙申日,桓温率西府舟师两万,分乘大小三百余艘战船经濡须河逆流而上,濡须河上通巢湖,下接长江,自汉朝以来就是两淮与长江交通的首要水道。

南淝河船埠,桓伊见到陈操之,熟视久之,待陈操之见礼毕,方笑道:“此真枫林渡口吹笛少年乎?光阴倥偬,五载畴昔了,昔日文秀少年长成英伟男人,江左卫玠亦能为国效力了。”执陈操之之手,言谈甚欢。

谢道韫展颜问:“此濡须水、巢湖,与子重梦中所见如何?”

陈操之道:“迟早云霞蒸蔚,表示雨季将至,我觉得天降雨水有定命,既然江东干旱,江北必然多雨,或有洪涝之灾。”

陈操之浅笑道:“本来是这事,多谢英台兄体贴,我既知五石散之风险,岂会服之!”

三月十五,西府舟师至巢湖,但见烟波浩渺,湖岸群山巍峨,让人胸怀一宽,桓温命船队泊于巢湖东南岸,明日横渡八百里巢湖,再经南淝河到达合肥。

周遭八百里的巢湖一日横渡,西府两万舟师延南淝河逆行,于三月二十一日到达合肥,前来驱逐的是淮南太守桓伊、建威将军檀玄,带来的动静是,西中郎将袁真已自寿阳出兵汝南,贼势已怯,不日将有战况回报,请桓大司马暂驻合肥。

1、流毒五石散

三月十三日傍晚,庞大的船队过濡须口,桓温与西府诸文吏武将立于艏楼,桓温遥指濡须坞,说道:“这便是濡须坞,昔日吕蒙向孙权进言于濡须口筑城以拒曹兵,又称东关,而曹操则于七宝山与锥山立栅布阵,史称西关,孙曹两度在濡须口交兵,曹兵皆无功而返,东吴虽弱,亦能抗强曹,今我大晋,虽遭国难,移鼎江东,但经数十年运营,已占有三国时吴蜀之地,温愿在有生之年,北定中原,赖诸公尽力,共匡大业!”

南淝河舳舻连绵十余里、旗号蔽空,岸上船中,军士数万,陈操之便立于河边一株高大的红枫下,吹了一曲《阳关三叠》,《阳关三叠》乃是唐朝王维所作的曲子,自唐以来,拜别曲以此为第一,传播到后代的是古琴曲,陈操之将其改编成洞箫曲,更具回环来去的拜别意绪,曲调愈转愈低,最后一缕箫声随流水而去,仿佛离人渐远,渺不成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