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第2页/共3页]
“我自幼受父辈影响,酷好乐律,先是随三叔父居东山,每日琴书自娱,后因先父病逝,乃居建康守丧,升平二年初冬,号称江左乐律第一的桓野王来乌衣巷拜访我三叔父,提及钱唐有一豪门少年名陈操之,竖笛曲动人肺腑,妙解乐律,后起之辈第一,即以蔡中郎柯亭笛赠之,当时我听了当然心神驰之,却也不大佩服,知那陈操之在吴郡肄业,便与弟弟幼度悄悄出府,乘舟下吴郡,命人赶去徐氏草堂,当时陈子重已束装筹办回钱唐,因为我借了桓野王朋友的名头,子重便赶到泾河七里桥为我姊弟二人吹奏了一曲,我以为六百里行舟听这一曲很值得,厥后的事陆小娘子也大抵晓得,我与幼度来吴郡肄业,与子重来往,在桃林小筑常能听到那让人低徊不已的竖笛曲,当时与子重、仙民、尚值、长康诸人玄辩、手谈、论书画、谈乐律,现在想来,是我毕生最美的光阴——”
桓温道:“袁参军领着皇甫真径赴建康,也是昨日才到的,鲜卑人欲与我大晋媾和,那是要向秦用兵了,且让秦燕相争,我则乘机蓄势一击,不世功业,子重助我共建。”
素雪珠丽,洁不崇朝。
桓温不待回到姑孰城,在江口就擢升冉盛为骑军司马,骑督是六品武职,骑军司马是八品,冉盛从无品的中阶武职部曲督一跃而成有品秩的马队司马,并且将与段思一道统领西府最精锐的重马队,这是桓温对陈操之犒赏的第一步,要得人效力,必予以重赏,也是让陈操之明白,只要他桓温才气不拘一格汲惹人才,钱唐陈氏只要凭借他龙亢桓氏才气飞黄腾达。
小婵绕过围屏,见一个高挑细瘦的女郎跪坐在一张乌木书案边,手握一卷帛书,这女郎双眉斜挑,眼眸狭长,鼻子高挺,因为瘦,脸部表面稍显生硬,神采更是白得象左伯纸——
一气说了这么多,谢道韫有些气喘起来,连带着咳嗽,候在内里的侍婢柳絮从速端着一个青瓷盏走出去,谢道韫喝了一口桑杏汤,安静了一下,望着陆葳蕤道:“当时我已知子重钟情于陆小娘子,倒也没有过量设法,只是感觉猎奇和担忧,钱唐陈氏当时只是豪门,子重与陆mm相恋,会有甚么成果?升平三年蒲月,我与子重同路回钱唐,当时我就有了与子重毕生为友的动机,此事只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当今建康流言纷繁,说我苦恋陈子重,非子重不嫁,这是那里话,谢道韫不是那样的人,既知子重倾慕于陆mm,我就没有往婚嫁那方面想过,如何说呢,我与子重真的能有如男人之间那种肝胆相照的友情吗?我内心也不是很笃定,只是我情愿守着这份情义,我不肯嫁人受另一男人拘束——子重三年守孝,钱唐陈氏重获士籍,子重入建康,申明雀起,激辩八州大中正,我亦旁听,内心非常欢乐,这时我明白了我的心机,说我喜好陈子重吗?是,也不是,我们喜好的我们常常想据为己有,如果感情,那就要独占,但愿两边之死靡它,可我没有如许想,我情愿看到子重通过他的不懈尽力一步步晋降低位、钱唐陈氏成为显赫大族,我情愿看到子重能娶到陆mm,你二人终立室属,而我,只求明月之夜、风雨之夕,能与子重步月清谈或者对弈一局、竖笛一曲,即便相隔两地不能相见也无妨,子重曾言道‘人生得一良满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想着世上有这么一小我弦歌雅意能知我心,虽隔千里,亦是高兴——只是我命多舛,求与为友亦不成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