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上品寒士1 > 四十五、殊途同归

四十五、殊途同归[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褚太后笑道:“二人皆是胜者,各赐绢三百匹。”

进香积院时,谢道韫对陈操之低声道:“子重,本日纵情激辩一场,莫存容让之心,不管胜负,皆无撼焉。”

会稽王司马昱喜道:“太后妙断,一场辩难,两个胜者,奇哉!妙哉!”

王献之点头道:“不如也。”

褚太后在白纱帷帐后略一思忖,说道:“诗有六义,其三曰比,其四曰兴,请两位郎君试说比兴之异同。”

四十5、殊途同归

说到这里,谢道韫蓦地认识到,这是陈操之用心露的马脚,这“反”之二义,陈操之在其《老子新义》里说的很清楚,来回之反与无往不复之反是有纤细差别的,并非是不竭地来回反复——

谢道韫眼望陈操之,续道:“兴者,起也,兴之托喻,婉而成章,触物以起情,似偶然拼集,信手拈起,复顺手放下,与后文附丽而不相衔接,非同索物以托情之着意运营,理路顺而词脉贯。毛诗王风以‘扬之水,不流束薪’赋戌甲之劳,而郑风则以‘扬之水,不流束薪’赋兄弟之鲜,不过以此起兴也,又如‘饮马长城窟’、‘日出东南隅’,非真有取于马与日也。”

瓦官寺香积院就是长老竺法汰聚众讲经之所,院后是一座小山岗,遍植松柏,苍翠清幽,松下各色野花孤单开放,装点着凝翠的松林,暮鼓晨钟,梵唱模糊。

谢道韫辩道:“非也,老子之反非来回之意,《易》泰卦‘无往不复’、《荀子》‘始则终,终则始,若环无端也。’《吕氏春秋》‘六合车轮,终而复始,极则复反’,此老子之反也——”

褚太后赞道:“善哉此论,不囿于先儒之学,自有创见,此可谓好学沉思者也。”

郑玄郑康成是经学大师,其注毛诗被先人奉为圭臬,幼学发蒙必以郑注《毛诗笺》始,陈操之现在直指郑玄之非,可谓大胆。

瓦官寺长老竺法汰道:“请皇太后移驾香积院,香积院广堂清幽,可供两位施主辩难。”

袁通道:“百万钱倒不算甚么,但是既输了钱,祝英台却还是留在建康,这实在太可气了!”

陈操之道:“自当尽力以赴,但愿英台兄亦如是。”

未想陈操之说道:“来回就是反复乎?昨日所涉之秦淮河与本日所涉之秦淮河不异乎?人岂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道?易一名而三义,易也,变易也,不易也,万物生生不息、转眼皆非,此变易也。”

袁通、诸葛曾、温琳、蔡歆四人出庙门缓缓而行,窃保私语。

温琳笑道:“太后妙断,谁敢非议!这场辩难也的确出色,成果更是出人料想。”

诸葛曾挠头道:“这场辩难陈操之胜了,可祝英台也胜了,这如何算?”

走在前面的王羲之夫人郗璇命儿子王献之叫住谢韶,问祝英台何人?谢韶天然说这是谢氏远亲,郗璇虽有些迷惑,但也没猜到祝英台竟会是谢道韫,十年前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郗璇常与东山谢氏女眷来往,非常爱好聪明善辩的谢道韫,想让谢道韫嫁给其子王凝之,厥后王羲之去官分开会稽山阴,今后郗璇再未见过谢道韫,现在谢道韫长身玉立,早已不复当年龆年幼女的模样,又是梁冠长衫,郗璇天然认不出来。

陈操之向谢道韫一躬身,表示悉听尊便。

陈操之与谢道韫二人就《老子》“反”之二义各执一端,引经据典,几次辩难,会稽王司马昱手中麈尾不住挥动,内心暗赞陈、祝二人之才,辨析之精已经超出昔日司徒府清谈所论之义理,陈操之的学问和辩才他已见地过,没想到这个祝英台竟能与陈操之分庭抗礼,执理甚精,辞锋甚利,若不是陈操之,在场不管是谁都已得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