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求婚[第1页/共3页]
丁幼微麻衣丧髻,风致楚楚,在灯笼和雪光交映下,脸颊白得近乎透明,双唇淡淡的红,削肩微耸,笑着朝手尖呵了一口气,说道:“是好冷啊,但是宗之和润儿都说要过来与丑叔一起过除夕,干脆就都过来了,一家人团聚守岁,也不会冷僻。”
丁幼微感受有些非常,微窘。
小婵、青枝、雨燕和阿秀笑嘻嘻各自缠好,小婵低头看丁幼微和英姑足上缠着的麻绳,小婵道:“还是操之小郎君缠得好,真是奇特啊,小郎君做甚么事都做得好。”
陈操之蹲下身,取出几截麻绳,抬头道:“嫂子,把麻绳缠在履底,上山不怕打滑。”
刘尚值问:“那吴郡太守又是谁接任?”
刘尚值体贴本身出息,问徐藻:“徐博士可知吴郡陆使君起复摄职否?”
陈操之向徐博士和冯叔父道了喜,心道:“仙民端谨慎重、学问丰赡,有为帝师之志,前程无量,义妹凌波能嫁给仙民,自是良缘良伴。”
叔嫂叙话,不知不觉雪色入户,天气渐亮,陈操之道:“现在是升平四年春正月了。”
一张粗陋犹带树皮的松木几案,这是来德制作的,便利陈操之读书习字,丁幼微跪坐在松木案一侧,翻看陈操之写的《明圣湖论玄集》,浅笑道:“小郎现在写的文章嫂子都将近读不懂了。”
陈操之案头有从初阳台道院借来的葛师著作《神仙传》十卷,便讲些神仙故事,小婵四婢、宗之、润儿另有冉盛都听得津津有味,后半夜,两个孩子实在困了,趴在母亲丁幼微膝上睡着了。
徐藻在钱唐盘桓了十余日,于三月初六回吴郡。
冉盛见润儿不要他背,持续蹲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脸涨得通红,非常难堪。
两个孩子齐声道:“是。”
陈操之既欢乐又担忧,说道:“嫂子,这大雪天的你们如何都来了,冻着了可如何办!”
独臂荆奴在左间草棚烧水热汤饼,冉盛当动手,不需小半个时候,热气腾腾的汤饼和麦饭另有糕点就端过来了。
陈操之笑道:“丑叔要照顾一下你娘亲另有英姑,就让小盛背你。”
玉皇山不高,草棚就在半山腰,间隔山脚不敷百丈,陈操之谨慎翼翼地跟在年近五十的老丫环英姑和嫂子丁幼微身后,若她二人有个闪失能够及时扶住。
陈操之、刘尚值从速迎下去,拜见徐藻博士,徐藻寂然道:“待我致奠了陈母李氏再叙谈。”
丁幼微和小婵把两个孩子抱到陈操之平时睡的那草垫上,盖上粗衾,荆奴和冉盛也到隔壁草棚去安息或者说话。
山道固然冰雪难行,幸亏路程短,也只一刻钟就上到了半山腰草棚,宗之和润儿立在茅檐劣等着,润儿“格格”笑道:“娘亲、丑叔,小盛刚才跌了一跤——”
大雪纷飞,玉皇山至九曜山是白茫茫一片,气温在冰点以下,雪积得很快,那些常青的松柏又是积雪又是冰凌垂挂,枝条常被压折,坠落在地“嚓”的一声,连这声响都是带着冷意的。
丁幼微、英姑、小婵、青枝、雨燕、阿秀六人的布履都被雪浸湿了,且喜袜子未湿,进草棚换上洁净的布履,来福和来震提着两个大食盒出去,食盒里是汤饼和麦饭,另有一些糕点,居丧守孝期间,只能吃这些。
陈操之便命来德和冉盛背宗之和润儿上山,七岁的润儿见冉盛蹲下来背她,有些内疚道:“丑叔,你背润儿吧,要不,润儿本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