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上品寒士1 > 七十一、桓温逼宫

七十一、桓温逼宫[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操之笑道:“安石公太高看长辈了,桓公职位既是因为其小我才气超群,亦是情势培养,操之出身寒微,孤傲无助,何能至桓公职位!”

天子司马昱这时才感到了惊骇,大集群臣共议对策,尚书仆射王彪之、尚书吏部郎王蕴皆道:“必先遣使去白石,问明桓大司马屯兵白石意欲何为,责以大义,令其还镇姑孰。”

寒秋玄月,谢安手里还捏着一柄蒲葵扇,偶尔挥动一下,谢安的蒲葵扇就比如谢万手里的铁快意,闲居时不成或离。

谢安朗声大笑,说道:“操之‘似非’二字用得甚妙,不敢肯定更显朴拙,若一言鉴定有所不为,反见虚假。”

陈操之与郗超对视一眼,郗超道:“大司马温,方内固社稷,外恢经略,必不至于有非常之事,超以百口保之。”

众官面面相觑,皆不敢领命,桓温若要篡位,谁敢去撄其锋,何敢劈面责以大义,只怕是一刀两段。

陈操之道:“长辈回建康十余日了,早就想向安石公禀报出使之事,只因道韫娘子病情未稳定,以是一向未有暇提及。”当即把出使之事对谢安原本来本说了一遍,与他对桓温、郗超、琅琊王司马昱说的一样详确。

一向沉默不语的琅琊王司马昱终究勃然大怒了,喝道:“宿卫安在?”

司马昱心下稍安,道:“既如此,烦请两位去白石扣问桓大司马定见。”

谢瑗度便是谢安之子谢琰,长谢玄一岁,与谢道韫同年,美风韵、贞行寡言,现为中书省著作郎,陈操之在谢府也见过谢琰几次,但甚少扳谈,传闻这个谢琰与叔伯兄弟都很少来往,恐怕不太好相处,但谢安既肯让谢琰随他去京口,这表白陈郡谢氏会尽力支撑他重修北府兵,陈郡谢氏由谢尚、谢奕直至谢万运营多年的豫州军府固然因为谢万的解聘而丧失了节制权,但两淮诸将出自豫州军府的不在少数,与陈郡谢氏的干系仍然密切――

在谢安如许的智者面前,朴拙坦白是取信之道,虚诡假谲是行不通的,陈操之道:“安石公应知长辈为人,长辈肄业问、重交谊,似非遗臭后代之人。”这是化用桓温“大丈夫不流芳千古便遗臭万年”的典故,以示与桓温有别。

琅琊王司马昱也不作答,只是道:“随我去见崇德太后。”

御史中丞谢安对琅琊王司马昱道:“丞相可召郗侍郎和陈洗马咨询对策。”

谢安赞道:“操之之智计,神鬼莫测,无怪乎桓郡公倚操之为摆布臂,但是北伐建功,桓公或将伸其异志,皇极鼎革,此乃操之所乐见乎?”

朱灵宝、相龙二人不知产生了甚么变故,站在那儿东张西望,还帮着喊:“宿卫安在?陛下有诏旨――”

琅琊王司马昱问:“哪位可奉此任务?”

司马昱便于大司徒官衙召见郗超、陈操之二人,叹道:“命之修短,本所不计,家国之事,遂至于此,由吾不能以道匡卫,愧叹之深,言何能谕!”又吟诵庾阐诗云:“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泪下沾襟。

谢安蒲葵扇一摇,说道:“操之赴京口时,我儿瑗度可随你同往。”

陈操之挺腰跽坐,说道:“长辈之志,不过是‘国度承平、宗族畅旺’这八个字。”

司马昱便命尚书仆射王彪之与郗超前去白石慰劳桓温,王彪之、郗超是二十七日午后解缆的,次日傍晚回到建康,体贴身家安危的众官一起迎入台城,探听桓大司马企图,王彪之、郗超皆不答,径入太极殿西堂拜见琅琊王司马昱,呈上桓温奏书,当时天子司马奕就在堂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