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上品寒士1 > 九十二、盛德绝伦郗嘉宾

九十二、盛德绝伦郗嘉宾[第4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操之晓得后代史载谢安是升平四年出任桓温军府任司马的,升平四年也就是来岁,谢安出山的首要启事是谢万北征兵败后被贬为庶人,随即烦闷归天,谢氏家世岌岌可危,谢安才不得不出山,但陈操之奇特的是,郗超此前都与他论佛谈玄,这时俄然以时势相问,不知有何企图?答道:“谢万石能担重担,谢安石则不出。”

大司马桓温在永和十二年第二次北伐之时,从江陵出兵北讨伐姚襄,在滚滚洛水上,桓温登上大船的艏楼,北望神州,感慨道:“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王夷甫是西晋时的太尉、大名士王衍,以清谈著称。

陈操之深知本身前路有多难!

说话间,厅上走出一人,凤目含威,美髯飘荡,恰是昨日在通玄寺与陈操之辩难的阿谁青年男人。

冉盛道:“小郎君,你道观也拜、梵刹也拜,真是奇特哦,就比如一件事求两小我,很能够都落空啊。”这话冉盛早就想说了。

陈操之转头一看,倒是方才在寺里布施了十万钱的青年男人,这男人头戴平巾帻,身穿麻纱单襦,身量中等,面庞清癯,丹凤眼斜挑,目光锋利有神,鼻梁高而挺,不说话时嘴唇就紧紧抿着,固然蓄有一部美髯,但看年纪也不大,不超越二十五岁吧,言谈举止之间有一种天然透露的严肃和清贵。

陈操之只布施一千钱,神采澹泊,意态如常,并没有因为那青年男人布施很多、他布施得少而有任何的跼跽宽裕,执事僧请他在功德簿上留名,他也没有矫情不留名,提笔用《张翰贴》式行誊写上——“钱唐陈操之”,搁下笔,向寺僧合什见礼,带着冉盛登临八角佛塔去了。

就听厅上有人笑了几声,说道:“钱唐陈操之,隔夜就忘了通玄塔上辩难之人了吗?”

郗超目露讶异之色,这十六岁少年有小巧心吗,怎能看事如此透辟!笑问:“依你看,谢万石能担重担否?”

美髯男人越辩越惊、越辨越喜,老庄周易也就罢了,奇的是这俊美少年所说的释家妙语他是闻所未闻,《金刚经》是一代高僧鸠摩罗什所译,鸠摩罗什现在才十几岁,还需二十多年才译此《金刚经》,以是美髯男人即使博览释典,也读不到《金刚经》,而《坛经》是禅宗初创人六祖慧能的传法经录,要四百年后才会呈现,美髯男人又如何能晓得!

陈操之见这两个陆府执事急得满头大汗的模样,问:“使君召我何事?莫非是葳蕤娘子的花事?”

陈操之道:“那人未过而立之年——不说他了,英台兄,猜先吧。”

美髯男人双眉一挑,问:“同何心?同何理?”

送别了丁异父子,陈操之与刘尚值回到桃林小筑,却见陆府的两个执事在草堂前急得团团转,一见陈操之,赶快奔过来见礼,阿谁黄胖的陆府执事说道:“陈郎君,快随我去见陆使君,寻不到陈郎君,差点把我急死。”不由分辩,拉着陈操之便走,说马车停在桃林外。

桓温军府幕僚、书记袁宏为王衍辩白说:“运有荣枯,岂必诸人之过!”这就是把把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全推托为时运荣枯。

陈操之来得早,通玄寺浴佛献花、长老说法尚未开端,陈操之也不肯凑这个热烈,来梵刹礼佛与插手天师道醮仪庆典一样,不过是了一个心愿,月尾回陈家坞母亲问起时也能够让母亲欣喜罢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