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祸国殃民[第1页/共3页]
二十3、祸国殃民
来者约十5、六人,为首者是沈氏私兵,躬身禀道:“顷接哨报,燕太宰司马悦希乘夜引兵从偃师度过伊水,往西疾行,目下已达到火线伊水南岸的高崖和宁渡之间,欲截洛阳守军的退路,更有一支燕军潜到洛阳城西,待天明与慕容垂的步骑围攻洛阳城――少主,这伊水渡不得了!”
说话间,大队燕军马队驰近,停在陈操之等人一箭之地外,用洛阳正音大声喝问:“来者何人?”
没有了大队战马杂沓,行路公然温馨很多,流水沉沉,对岸月色下的远山静穆无声,陈操之、席宝一行三百余人借助伊河南岸小树林埋没,向伊河下流悄行,约行出十余地,目睹得明月西斜,天越来越暗,听得沈赤黔说道:“对岸便是高崖,过了这一段就无燕军了,我们可悄悄渡河,南横岭距此也不过十五里,到时与沈福等人汇合,便可扬长而去。”
沈赤黔吃惊道:“洛阳城北是黄河,另三面俱有燕军阻截,这可如何是好?”眼望陈操之,咨询道:“陈师,我们还是退回洛阳如何?”
席宝部下的氐秦军士固然痛恨陈操之、沈赤黔使得他们身陷绝境,但陈操之不肯单独逃生倒是让他们起敬,只听陈操之朗朗道:“燕甲士多势众,又是马队,我们走是走不脱了,也莫要硬拼,白白送了性命――”
沈赤黔道:“家尊本来筹算明日送陈师和席使臣渡伊水,未料燕军夜袭,仓促未备――”
陈操之催促道:“席长史,速作定夺,秦晋既已缔盟,我等自当同舟共济。”
席宝转忧为喜,乘马淌水过河比乘船迅捷很多,当即紧跟沈赤黔向南奔去。
那燕国偏将非常惊奇,问:“汝要见我大燕吴王何事?”
又行了数里,那轮圆月从洛阳城方向落下,诸天星斗也一齐隐没,四下一片暗中。
“唉,这可如何是好!”席宝未等沈赤黔把话说完,即大发忧叹。
沈赤黔看了看身后的三百秦军,说道:“人马杂沓,极易轰动对岸的燕军,除几位领袖外,其他人皆上马步行,马匹留在原地,由沈福带人将这些马匹绕到下流渡河,然后在南横岭下汇合。”说罢,沈赤黔率先上马,苏骐及其两名部下也一齐上马。
燕军为首者是太宰司马悦希帐下的一员偏将,也传闻了晋使陈操之出使长安之事,太原王慕容恪出兵洛阳就是因为陈操之欲与秦缔盟,未想陈操之会撞到这里来,这偏将又惊又喜,捉到陈操之岂不是大功一件,另有一个秦使――
陈操之道:“事关奥妙,非尔等所宜知,你只须带话给吴王,说有吴王三十前神交之故交带来的礼品在此――速去通报。”
秦使席宝与陈操之等人策马在前,席宝颇知洛阳地理,大声问沈赤黔:“沈公子,前面不远便是伊河,汝父可曾安排船只渡我等过河?”
席宝虽感觉此时往东行有些费解,但身处此地,也只能服从陈操之和沈赤黔的,这个深受苻天王礼遇、号称江左才俊的陈操之总不能自投坎阱吧?
陈操之、冉盛、沈赤黔、苏骐二十余人,另有氐秦使者席宝的三百人拉开半里长的纵队,从洛阳南郊夏商周三千年遗址废墟中驰过,古天文台传来马蹄的反响,短促而寥寂。
那些秦军兵士见长官命令,无法之下只好从命,纷繁上马,三百马队成了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