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春夜细雨尺八箫[第3页/共3页]
陈操之带着冉盛、刘尚值带着阿林,四小我戴上雨笠,阿林挑了一盏灯笼正要出门,就见春雨迷蒙的桃林小道上,两盏红灯笼冉冉而来,晕红的灯笼光被雨淋湿了,不能照远,好似用点染法画上去的两朵带雨桃花――
祝英台应道:“是,子重兄才要出门吗,等等你不来,我就奉上门来了。”祝英台说话的声音在这春寒料峭的雨夜听起来有一种横笛的神韵。
陈操之这时已经静下心来,旁若无人,用心作画,他先画那片桃林,用的是这个期间没有的小适意点染法,落笔成形,不能变动,通过墨彩的干、湿、浓、淡窜改、笔法的刚柔、轻重、顿挫,表示桃花的形状和质感,这类点染法对作画者的画技涵养要求很高,不是胸有成竹者难以落笔,要求意在笔先,气势连贯,宿世陈操之学吴冠中那种包含中国古典审美的西洋风景画时应用过这类点染法,这几日夙起登山观览桃林全景,闭上眼睛,就是粉红一片,以是现在画来真谓是落笔如飞、如有神助――
祝英台道:“子重兄,此番由我向你就教一局。”
陈操之扬声道:“是英台兄吗?”
刘尚值道:“定是子重把他给佩服了,傲气全无了。”
箫声消逝,雨声淅沥。
祝英台道:“我未与范常侍对弈过,族中一名长辈倒是常与范常侍对弈,范常侍略占上风,英台自忖棋力不弱,应当有四品通幽以上的棋力吧。”
陈操之坐到画案前,祝英台与祝英亭兄弟二人一左一右分坐于画案两端,一品沉香袭人,陈操之提起笔又放下,点头笑道:“贤昆仲如许盯着,我真是无从落笔。”
陈操之心道:“若按后代段位制,这四品通幽就相称于六段了,算高段了,很强大的,不过东晋的六段不见得就下得过我这个专业强三段吧。”问道:“要摆座子吗?”
丁春秋道:“以是说彻夜就不去,等下派人去告诉祝氏兄弟一声便不算失礼。”
陈操之将笔搁在他让来德削制的小笔架上,搓了搓手,侧头看了祝英台一眼,说道:“本日就画到这里了,有贤昆仲在边上盯着,我是一丝不敢懒惰,感受好辛苦。”
陈操之便取柯亭笛来,立于檐下吹之,望着两盏灯笼在春夜雨中渐行渐远,直至不见。
陈操之道:“如许岂不是显得我害怕他?一起去吧,祝氏兄弟与陆禽、贺铸大不一样,还是能够来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