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天涯可处无芳草[第1页/共3页]
……
陈操之道:“本日只是辩难,不说其他。”
王恭答道:“屈子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刚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尤罹忧也。”
慕容钦忱抱着小仲渝在一边旁听,小仲渝起先觉得爹爹是在和别人辩论,浅碧童眸看看这个、望望阿谁,很有兴趣的模样,但没过量久就不耐烦了,身子扭来扭去,慕容钦忱便抱着他出去玩耍,起家时对王恭道:“如何就光是你一小我问!”
陈操之对魏晋以来的玄风骚弊虽不以为如范宁所说的这么严峻,但也感觉上层官吏无所事事、服散清谈是必然要改正的,当年范宁因为悔恨正始玄风,以是对老庄之学下了很大苦功,要驳斥老庄玄学,起首必须对老庄玄学有通透的体味,这叫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但范宁的职位和名誉尚不敷以改正时俗,而陈操之现在名声显赫、职位高超,又且以玄辩闻名,他现在就想着能改正江东虚幻夸大的学风,本日要以玄辩佩服王忱、王恭将是第一步——
离东安寺回建康,王忱、王恭二人一起上但觉六合苍茫,平生未受此波折——
陈操之道:“服散者多夭寿。”
陈操之道:“孙兴公曾言‘刘惔清蔚简令、王濛温润恬和,桓温高爽迈出、谢尚清易令达,而濛性和畅,能言理,辞简而有会。’鄙人是久闻王长史之名,可惜我入建康之时,王长史已仙逝,不知孝伯家可有王长史遗著,若能拜读,鄙人之幸也。”
……
王恭见这个偏僻的题目没有难倒陈操之,便又问:“思九州之广博兮,岂唯是有其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独怀乎故宇?——试解释。”
陈操之在建康过了端五节,便带着慕容钦忱和小仲渝回钱唐,他此前曾派人回陈家坞送信,让葳蕤、道韫她们不必赶来建康,免得驰驱劳累——
王忱大怒,却又不敢发作,只是大声道:“那好,我会信守承诺,但陈刺史若输了,也必须绝口不再谈玄。”
王忱道:“服散神智腐败,纵三十而夭,也赛过浑浑噩噩百年。”
王恭丧然自失,他祖父善能清谈、繁复明理,但却没有著作存世,如许下去,百年后就没有人晓得王濛是谁了,而支道林著作颇丰,有《大小品对比要钞》、《即色游玄论》等等,陈操之虽未道明支道林与王濛谁高谁下,但其意很较着——
王忱、王恭听陈操之说要与他二人辩难,他们若输了就要弃玄学儒,不由面面相觑——
少年王忱恼了,大声诘责:“陈刺史鄙视我?”
四月二十九日,秦主苻坚遣丞相长史席宝前来姑孰祭拜桓温,然后再至建康觐见天子司马昱,献上宝马乐器等礼品,再申和议,表示愿各守边疆,互不侵犯——
陈操之道:“当指楚怀王小弟司马子兰也。”
王恭脸一红,躬身道:“请陈刺史发问。”
长史就是指王恭祖父王濛,王恭最喜好问这个,陈操之是当今大名士,更是非问不成——
昔日范宁范武子与陈操之谈及江左民风,说道:“王弼、何晏之徒,蔑弃典文,幽沉仁义,游词浮说,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幡然改辙,乃至于礼坏乐崩,中原颠覆,遗风余俗,至今为患,桀、纣纵暴一时,适足以丧身覆国,为后代戒,岂能回百姓之视听哉!故吾觉得一世之祸轻,历代之患重;自丧之恶小,迷众之罪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