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追怀与馈赠[第3页/共4页]
回顾我的故里,捡拾颗颗珍珠,不管畴昔还是现在,都让我备感珍惜。想起那曾经山净水秀的四川小城汶川,一夜之间,江山破裂,瓦砾一片,每一个幸存的汶川人,面对本身的故里,该是如何的肝肠寸断?现在,故里正护送着我的背影,越来越远。回顾,向故里招一招手,除了冷静祝贺它的繁华昌隆外,我只要把这部三十多万字的书献给故乡,献给每一个曾经在崇信或者正在崇信事情和糊口的人们。如果此书有幸,故里崇信将会跟着它的传播而一起申明远播……“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觉得一篇好的文章、一部优良的文学作品不是“写出来”的,它本身就存在于这个世上。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手,都在苦苦地寻求它。谁有一双妙手,谁将与它相映成辉!我不敢称我有一双妙手,我只感激哺养我三十多年的这方水土,是这方水土付与了我与别人截然分歧的感悟。从2000年开端筹办,断断续续八九年,写写停停,删编削改,几易其稿,广纳百言,不知不觉由小城崇信写到了平凉市,固然初稿构成在2002年,但2008年震惊天下的汶川大地动的产生,又激发了我对天然与人生、汗青与运气的诸多思虑,我开端堕入了对由民国九年地动引出的阿谁故事的重新核阅,这一年,我在沉思熟虑以后对小说又做了较大窜改。2009年后季,凤凰联动的编辑刘恩凡在读了作品以后对我说:“前后超越七十年的爱情,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少有人敢这么写。这个小说只要二十万字,如何承载这么大的容量?我感觉您的文章前面从束缚到大跃进到文革,没有充分展开。两个仆人公平生七十年对峙的场景实在是不敷的。以是在这些上我感觉要加大笔墨。我感觉这个小说完整能够走到三十万字。”在她的不竭鼓励和建议下,我重新核阅作品,再次扩大了故事内容,加大了作品容量,对于男女仆人公七十年的爱情停止了更进一步地挖掘,展开了第三十章今后的情节,容量也由最后的十八万字增加到二十余万字,一向到现在的三十二万字。
2009年11月29日于甘肃平凉三里塬
好久以来,我一向觉得本身没有故里,就像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飘零江湖。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各种表格上,我的籍贯一栏里千篇一概地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