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北山经(3)[第1页/共3页]
再向北三百里,是座神囷山,山上有带斑纹的标致石头,山下有白蛇,另有飞虫。黄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洹水。滏水也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欧水。
再向东三百里,是座彭山,山上不发展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是流水。蚤林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黄河。肥水也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床水,水中有很多叫作肥遗的蛇。
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食之不灂①。
【原文】
再向北二百里,是座发鸠山,山上发展着富强的柘树。山中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普通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爪,叫作精卫,它收回的叫声就是本身称呼的读音。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玩耍,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译文】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①,是多石。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泰泽②。
再向东三百里,是座阳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山下有丰富的金属。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浅显的牛而长着红尾巴,脖子上有肉瘤,像斗的形状,叫作领胡,它收回的叫声便是本身称呼的读音,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癫狂症。山中另有一种禽鸟,长得像红色野鸡,而羽毛上有五彩斑斓的斑纹,这类鸟一身兼有雄雌两种性器官,叫作象蛇,它收回的叫声便是本身称呼的读音。留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黄河。水中发展着父鱼,长得像普通的鲫鱼,长着鱼的头,倒是猪的身子,人吃了它的肉能够治愈呕吐。
再向东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平山。平水从这座山的顶上发源,然后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良好玉石。
再向东三百七十里,是泰头山。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虖池。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是小竹丛。
【译文】
再向南三百里,是景山,在山上向南能够瞥见盐贩泽,向北能够瞥见少泽。山上发展着富强的草、,这里的草以秦椒最多,山北面多出产赭石,山南阳面多出产玉石。山里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普通的蛇,却长有四只翅膀、六只眼睛、三只脚,叫作酸与,它收回的叫声便是本身称呼的读音,在哪个处所呈现那里就会产生令人惊骇的事情。
【原文】
【原文】
【译文】
再向北一百里,是座题首山,这里出产玉,也有很多石头,但没有水。
【原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①。
再向东南三百二十里,是座孟门山,山上储藏着丰富的苍玉,还盛产金属矿物,山下到处是黄色垩土,另有很多涅石。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①。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②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③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
【原文】
【原文】
【注释】
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