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良种消息[第2页/共2页]
“呵呵,智囊说得不错,倒是小子过分性急了!”
“公……公子,小人……小人也是年青时,从一名日南郡而来的客商口入耳闻……说是象林县有一种稻子,从播种到收成只需五十多天,并且产量极大,就算是随便将种子往野地里一撒,亩产也能收成七八石……”
看到老林头因为担忧事情不实棍骗了刘禅,几名火伴倒是忍不住劝起了他来。
被几个老伴计这么一劝,老林头也是有些动心了。
听到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刘禅顿时不由得一愣。
江陵城外,一处水田的田梗间,几名方才平整完稻田正安息的老农中,一名农夫倒是有些迷惑的提及了刘禅这育苗移栽的号令来。
是啊,如果水稻良种这么好找,那也不会有后代袁老的杂交水稻甚么事了。
“我说你们这些家伙,听公子的叮咛就是,想那么多干啥?公子不是说了吗,凡是用移栽之法耕作的稻子,本年免除统统田租,你们就满足吧……”
……
“当然要去了,万一是真的呢?”
“白叟家尽管大胆直言便是,不必担忧动静的真伪……”
“嗨,这事儿我当年也只是听一个路过讨水的客商所说,谁晓得是真是假?万一这动静是假的,那不成了棍骗公子了!”
确认了这象林县就是林邑国后,刘禅终因而放声大笑起来。
“象林县,去南海三千里,又称象林邑,乃是武帝元鼎六年安定南越后所设。后伏波将军马援曾铸铜柱于此,言‘铜柱折,交趾灭’……”
“智囊,按说这荆楚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水稻的原产地,不成能一个产量高些的稻种都没有吧?”
“我说老林头,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公子寻觅良种,不也是为了我们这些黔黎吗?至因而真是假,自有公子派人去查证……归正咱又不是为了公子的赏格,你怕甚么?”
“启禀公子,有一老农求见,说是有稻种的动静……”
只可惜,想要比及袁老的杂交水稻,还得再等上一个‘白娘子’修炼所用的时候呢。
这天,目睹赏格良种的书记已经收回了十多天,却还是一条动静都没有收到,虽说对此本来也没抱太大但愿,但此时刘禅也还是不免有些绝望了起来。
“呵呵,公子本身也知,这稻谷莳植已经数千年。优胜劣汰之下,那些产量低的早已被淘汰。现在留下的稻种便已经是最好的了,又哪有如此轻易寻到更高产量的良种!”
“既然如此何不早说?还不起来去把人……算了,带本公子去见这报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