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良种消息[第1页/共2页]
这天,目睹赏格良种的书记已经收回了十多天,却还是一条动静都没有收到,虽说对此本来也没抱太大但愿,但此时刘禅也还是不免有些绝望了起来。
被几个老伴计这么一劝,老林头也是有些动心了。
“既然如此何不早说?还不起来去把人……算了,带本公子去见这报信之人!”
“对了老林头,公子不是在赏格高产稻种的动静吗?你年青时不还跟咱吹过牛,说那里的稻子产量高不说,还只要两个月不到就能收成,你何不去跟公子说说,万一这事儿是真的呢……”
闲谈间,此中一名农夫倒是望向了先前那名保护刘禅的老农来。
“对对对,智囊说得不错,这世上只要我大汉象林县,哪有甚么林邑国,哈哈哈哈!”
只可惜,想要比及袁老的杂交水稻,还得再等上一个‘白娘子’修炼所用的时候呢。
看到对待仆人下人一贯好脾气的刘禅变了脸,惊骇之下这名仆人从速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呵呵,智囊说得不错,倒是小子过分性急了!”
“启禀公子,有一老农求见,说是有稻种的动静……”
“嗨,这事儿我当年也只是听一个路过讨水的客商所说,谁晓得是真是假?万一这动静是假的,那不成了棍骗公子了!”
“哼,没见地的家伙!你也不想想,先不说公子十岁不到就能统领一州,就说冰肌纸、豪杰酒这些东西,是浅显人能制出来的吗?你们竟然敢质疑公子的话,真是……”
“日南郡象林县?”
“呵呵,公子本身也知,这稻谷莳植已经数千年。优胜劣汰之下,那些产量低的早已被淘汰。现在留下的稻种便已经是最好的了,又哪有如此轻易寻到更高产量的良种!”
“我说你们这些家伙,听公子的叮咛就是,想那么多干啥?公子不是说了吗,凡是用移栽之法耕作的稻子,本年免除统统田租,你们就满足吧……”
看了看这名仆人身后并没有跟着报信之人,本来还一脸冲动的刘禅顿时不由得面色一冷。
“等等,智囊方才说甚么?林邑国?”
本来想让仆人去领人的刘禅,话光临头之时,倒是又临时窜改了主张,快步向着屋外走去。
“象林县,去南海三千里,又称象林邑,乃是武帝元鼎六年安定南越后所设。后伏波将军马援曾铸铜柱于此,言‘铜柱折,交趾灭’……”
“初平三年,象林县功曹之子区连,趁我大汉内哄之际,殛毙县令,自称林邑国王……”
听到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刘禅顿时不由得一愣。
听到庞统提及‘林邑国’这三个字时,刘禅顿时不由得心中一颤,随即便一脸冲动的向庞统望了畴昔。
“智囊,按说这荆楚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水稻的原产地,不成能一个产量高些的稻种都没有吧?”
“启禀公子,并非小人用心违令。实在是那名老农本身也不肯定这动静的实在性,这才让小人……
“我说老林头,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公子寻觅良种,不也是为了我们这些黔黎吗?至因而真是假,自有公子派人去查证……归正咱又不是为了公子的赏格,你怕甚么?”
“你们说这耙田整地也就算了,这先种秧苗再费时吃力的移栽不是没事儿谋事儿吗……”
看着面前这名一脸忐忑、欲言又止的老农,刘禅从速摆出了一个自以为非常驯良的神采欣喜起对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