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73章 荀彧出仕

第73章 荀彧出仕[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现在,荀家有他和叔叔荀彧在华朝的政治舞台上占有一个吏部副部长、一个荆州州长的位置。即便曾有过地盘被充公的波折,也涓滴不会摆荡荀家将来在朝野中的声望与影响力。

“朕,华朝天子张循,临御天下,感念百姓,今特以此文,昭告四海,以慰炎黄鼻祖之灵,以安百姓之心。”

城中的酒坊茶馆更是热烈不凡,人们举杯相庆,畅谈将来,沉浸在一片欢乐陆地当中。

荀彧闻言,眉头微蹙,似是在心中衡量着利弊:“吾当年确有成见,视承平道与黄巾军为背叛,誓要除之而后快。现在观之,能为百姓谋福祉,使万民安居乐业者,方为明君。只是,吾曾誓死尽忠汉朝,严词回绝皇上征召,现在华朝已定鼎天下,吾若再退隐,恐遭人非议,更恐皇上心中有所芥蒂。”

持续数日,洛阳城表里,不管是贩子冷巷还是皇城根下,皆是一片欢娱。人们喝彩雀跃,敲响铜锣,庆贺这多年未见、来之不易的天下承平。

荀家将来在华朝,必然是最显赫的政治家属之一。

荆州正在领受各郡县城防与行政事件,但是,天下大局已定,几无波澜复兴之虞。

“朕亦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或有宵小之辈,心胸不轨,企图颠覆华朝江山社稷。朕在此严明声明,凡有勇于进犯华朝官府或军队者,一概视为叛国之徒,必将严惩不贷!”

荀彧府邸的书房内,烛光摇摆,映照出荀彧那张饱经风霜却还是睿智的脸庞。他手执《中原旬报》,目光凝重地浏览着侄子荀攸特地送来的这份报纸,特别是那篇由天子张循亲笔撰写的诏文,字里行间流暴露一股不容小觑的帝王之气。

“朕深知,天下承平非一日之功,需我华朝高低一心,共同尽力。朕将广纳贤才,兴建水利,生长农耕,鼓励商贸,以充分国库,善待百姓。同时,朕亦将加强武备,以保社稷之安宁,护我中原之边境。”

“今荆州刘表已败,朕特以此文昭告天下,华朝已完成中原同一之伟业,今后步入天下承平之战役期间。”

天子张循所撰《中原一统、天下承平》诏文的登载,对此时天下百姓来讲如同久旱逢甘霖,刹时在官方掀起了轩然大波。

“朕愿与天下百姓共享承平之福,同谋中原之乱世。愿我华朝百姓,世世代代,永享承平!”

“自汉末以来,天下纷争,诸侯盘据,百姓流浪失所,生灵涂炭。朕承天命,以承平玄门主之名起于黄巾,矢志复兴中原,规复天下之承平。数载挞伐,朕与诸位文臣武将并肩作战,历经千辛万苦,终究荡平四海,一统中原。”

荀彧听后,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豁然:“吾所求者,非高位厚禄,乃是为这天下百姓谋福祉。既已了然汉朝不成复,华朝又能善待百姓,吾愿以此残躯,为天下百姓尽微薄之力。”

次日,荀攸携荀彧入宫求见天子张循,一番竭诚之言,表达了荀彧愿为国效力的决计。张循闻讯,喜不自胜,亲身于御书房访问二人,更以体系检测荀彧之至心,确认无误后,当即委以荆州州长重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