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荀彧出仕[第1页/共2页]
都城洛阳城中,一名识字的老者手捧从报童那买来的《中原旬报》,看完头版头条后,泪光闪动,堕泪自语道:“真是太好了,天下规复承平,吾儿便不必再被强征参军兵戈,我这把老骨头也能盼来个安稳暮年。”
“真是世事无常,”荀彧轻声感慨,仿佛是在对过往的风云变幻停止一场无声的对话,“想当年,皇上还在并州太行山的艰巨困苦中挣扎,现在仅仅几年时候,却已一统国土,成绩千秋伟业。”
很多比来几年才安定的州郡,老百姓对战乱频繁、兵祸连绵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即便最早被安定的并州、兖州、司隶,三州老百姓仍然记得几年前那残垣断壁、十室九空的场景。
次日,荀攸携荀彧入宫求见天子张循,一番竭诚之言,表达了荀彧愿为国效力的决计。张循闻讯,喜不自胜,亲身于御书房访问二人,更以体系检测荀彧之至心,确认无误后,当即委以荆州州长重担。
“朕亦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或有宵小之辈,心胸不轨,企图颠覆华朝江山社稷。朕在此严明声明,凡有勇于进犯华朝官府或军队者,一概视为叛国之徒,必将严惩不贷!”
更有文人骚人挥毫泼墨,题写“天下一统,承平可期”的春联,贴于门楣之上。
荀攸肃立一旁,目睹着面前这一幕,心中涌动着庞大的感情,好像潮流般起伏不定。他能感遭到,皇上对荀彧的这份任命,不但仅是对其出色才调的高度承认,更是对荀氏家属团体的坚固必定。
荆州正在领受各郡县城防与行政事件,但是,天下大局已定,几无波澜复兴之虞。
城中的酒坊茶馆更是热烈不凡,人们举杯相庆,畅谈将来,沉浸在一片欢乐陆地当中。
“朕愿与天下百姓共享承平之福,同谋中原之乱世。愿我华朝百姓,世世代代,永享承平!”
持续数日,洛阳城表里,不管是贩子冷巷还是皇城根下,皆是一片欢娱。人们喝彩雀跃,敲响铜锣,庆贺这多年未见、来之不易的天下承平。
“朕,华朝天子张循,临御天下,感念百姓,今特以此文,昭告四海,以慰炎黄鼻祖之灵,以安百姓之心。”
只要有皇上的信赖与承认,那些以往在汉朝所看重的良田万顷、仆人千员,都显得微不敷道。因为真正的力量,源自于皇上的信赖,源自于为国度和百姓所做的进献。
“朕深知,天下承平非一日之功,需我华朝高低一心,共同尽力。朕将广纳贤才,兴建水利,生长农耕,鼓励商贸,以充分国库,善待百姓。同时,朕亦将加强武备,以保社稷之安宁,护我中原之边境。”
“自汉末以来,天下纷争,诸侯盘据,百姓流浪失所,生灵涂炭。朕承天命,以承平玄门主之名起于黄巾,矢志复兴中原,规复天下之承平。数载挞伐,朕与诸位文臣武将并肩作战,历经千辛万苦,终究荡平四海,一统中原。”
“现司隶、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凉州等十三州之地,皆已归入华朝之版图。朕将秉承仁德之道,以安百姓,德治天下。凡我臣民,皆应恪失职守,同谋国事,勿忘承平之愿,勿负朕之希冀。”
“今荆州刘表已败,朕特以此文昭告天下,华朝已完成中原同一之伟业,今后步入天下承平之战役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