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三国之最风流 > 1 上任

1 上任[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些都是朝廷的通缉要犯么?”

小孩儿肤色洁润,如粉雕玉琢,小大人似的挺着腰杆,跪坐车篷下,甚是敬爱。

进了院内才发明,亭舍有前后两进。

荀贞嘴角暴露一抹笑,心道:“黄忠、黄忠,初闻听这个名字时,还让我愣了一愣。现在看来,这名字起得倒是很对,甚合面相,公然是个‘老黄忠’。”

站在蓝天白云之下,立在麦田官道之间,他在门外看了会儿,感觉既熟谙又陌生。

处所上的“亭”,不但是最基层的治安单位,并且有欢迎过往官吏、给远行百姓供应留宿的任务,以是“亭舍”颇大。

……

牛车“吱呀吱呀”地远去,荀贞的心神很快转到了眼下。

官道两侧则是大片的麦田。

塾中的墙上贴了小二十份的画像,因离得远,看不清楚,大抵看到画中人有大哥的、丰年青的。每一份画像的左边皆写稀有行笔墨,右边是鲜红的印章。

……

荀贞偏转马头,给一辆劈面行来的牛车让开门路。

荀贞和睦地还他了一个笑容。拉车的牛身上以及车轮、车身上都尽是灰尘,风尘仆仆的模样,看来走的路不近,这老者约莫是从外埠来,带着孙儿往城中探友去的。

“恰是小人。”

说到这里,他想起了甚么,顿了顿,又说道:“六月时,朝廷下诏求贤,汝南有位姓袁的先生得了保举,奉诏进京,因为天晚夜禁,投宿本亭,住了一夜后,非常对劲,留了幅字在墙上,荀君要不要去看看?”

“亭者,停也”。

顺着官道直走,数十里外就是颍阴县城了。

此时到得近前,看得更加清楚,只见亭舍占地颇广,地基高过空中,有石板门路与官道相连。

“鄙人荀贞。”

前边这个院落较小,中间是片空位,当初他在远处看到的桓表就直立此处。

“后院?”

本年的年景不错,入秋以后,雨水较足,地里的冬小麦郁郁葱葱,风一吹,青色的麦苗起伏不定,一股暗香混着热气扑鼻袭来。远远地能够看到有三三两两的田奴、徒附穿戴犊鼻裤,光着膀子在其间劳作。

“这便是我今后长住的处所了,来到这个期间已有十年,吃力千辛万苦,终能执掌一亭,虽所辖之地只要十里,但也算能够开端动手‘大计’了。”

他名叫荀贞,是新任的繁阳亭长。

车内坐着一名高冠博带的老年儒生,衣袍整齐,文静宁静地坐着,中间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两边交叉时,小孩子猎奇地看了看荀贞。

黄忠将马牵入厩中,又“嘘嘘”地把鸡赶入埘内,走回荀贞身边,殷勤先容道:“这个前院是俺们住的,荀君的住处在后院。”

颍阴(今许昌)地处要地,附属颍川郡,人文聚集,城中最闻名的有两大姓,一个刘氏,一个荀氏。刘氏乃前汉“济北贞王”以后,荀氏则是战国时儒学大师荀况的后嗣。

在多年前的一场大疫中,他的父母接踵亡故,只剩下了他一人,承祖上余荫,家中有宅院一区,良田数百亩,与族人比拟,比上不敷比下不足,算是中人之家。

在亭舍楼前,是一条笔挺宽广的官道,也恰是他来时走的路。

他从顿时跳下来,清算了下装束,来到亭舍前。

荀贞拦住了他,笑道:“不必如此!”再又打量他几眼,见他又瘦又小,脸上净是皱纹,山川沟壑也似,摸干脆地问道,“我前日拜访郑君,听他提及,说本亭亭父名叫黄忠。但是你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