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陶应又求和[第3页/共5页]
“是吗?”小袁三公益发的将信将疑,游移道:“可如果此事不假,吾岂不是错过了一雪前恨的可贵良机?”
“使君既有此意,那为何不直接遣使与我主联络,偏要刘威代庖?”刘威有些迷惑。
“诺。”阎象承诺,改口说道:“主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固然如此,但错过战机,更是悔之莫及!依臣下之见,公孙瓒乘虚出兵剿袭琅琊,一定是假,那陶应小贼借口公孙瓒堵截马路背盟弃义,不但撕毁了与公孙瓒的盟约,还成为了袁绍半子,那公孙瓒与袁绍不共戴天,又岂能不恨陶应小贼入骨,一旦探得徐州空虚,又岂能不生出趁火打劫的心机?以是依臣下之见,陶应奸贼火线生变,一定是假!”
听阎象提到周瑜和杨宏的名字,被周瑜和杨宏坑得够惨的小袁三公当即神采大变,还把气愤的目光转向舒邵,冷哼问道:“舒长史,你反对阎公之议,莫非是想让孤派桥蕤雷薄带领淮南军队南下,去反对徐州贼军的主力?”
“这个……。”刘威佯做踌躇,半晌后才点头说道:“既然陶使君有此美意,那么为了淮南百姓免遭烽火苛虐,鄙人就替使君走上一趟,把陶使君的手札呈献到主公面前,也把使君的原话转奏给主公,就是不知使君让鄙人何时解缆?”
“事起仓促,袁术是否会入彀,我一时也拿不准。”陶应坦白答道:“不过没干系,归正我的目标不是袁术的主力,只是大耳贼三兄弟。我能够必定袁术起码会将信将疑,也说甚么都会出兵摸索一下。不会让攻打曲阳的步队当即撤回寿春,接着我能够更加必定,只要袁术出兵,被推在最前面的必定是大耳贼的步队!拿一个无关痛痒的刘威换大耳贼三兄弟。值得了……陶副主任在揣摩上意这方面很有经历,对小袁三公的心机阐发得确切**不离十,一天多后,当刘威回到寿春向小袁三公呈上手札,并且申明环境与合肥大战的经过后,小袁三公气愤救兵又败之余,面对陶应提出的乞降前提,不免又是将信将疑,没法辩白是真是假。
“事不宜迟,应这就筹办手札,派人庇护少将军当即北上,赶赴寿春拜见袁公。”陶应非常心急,然后陶应又浅笑着弥补道:“哦,对了,再请少将军转告袁公一句,陶应夙来言而有信,说了退出淮南就必然兑现信誉,回师途中,陶应也会极力束缚步队,不会再与袁公麾下的将士抵触,但如果袁公不肯罢休,执意不肯承诺把玉玺偿还天子,乃至还出兵追杀或者阻击,那么……,陶应作陪到底!”
“守城重担,只能交托给主公信赖的亲信重将!”阎象缓慢打断舒邵的话,又转向袁术说道:“主公,刘备兄弟固然武勇,可他们毕竟不是主公之臣,倘若守城之时,他们俄然生出异心,结果臣下的确不敢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