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陶应又求和[第2页/共5页]
“他就是陶应奸贼?好年青!”固然早就传闻过陶应春秋不大,但是年青有为刘威少将军还真没想到威震中原的陶应竟然会比本身还要年青,同时刘威又尽力站直身材,说甚么都不肯向陶应跪下逞强。押送刘威的徐州兵士大怒,又大力去踢刘威的膝弯,硬把刘威按了跪下,刘威冒死挣扎,气愤吼怒道:“放开我,放开我,我乃扬州之将,不跪徐州贼头!”
听阎象提到周瑜和杨宏的名字,被周瑜和杨宏坑得够惨的小袁三公当即神采大变,还把气愤的目光转向舒邵,冷哼问道:“舒长史,你反对阎公之议,莫非是想让孤派桥蕤雷薄带领淮南军队南下,去反对徐州贼军的主力?”
“说得还真是好听。”刘威内心更是嘲笑,还忍不住调侃了一句,“本来是如许,陶使君可真是大大的大汉忠臣啊。”
“只要我主把玉玺交还天子,使君就当即退出淮南地盘?”刘威脸上诧异,内心则在悄悄欢乐,暗道:“好,看来陶应小贼火线情势危急,不得不筹办撤兵退走了。”
“徐州贼头?”陶应终究放下了装逼用的竹简,向刘威嘲笑说道:“大胆匹夫,现被我徐州雄师所擒。竟然还敢出言无状,唾骂本刺史?汝就不怕吾一声号令,将你推出辕门斩首示众?”
刘威少将军仿佛悲观了一些,当他被押上了法场,按跪在了行刑台上时,之前持书垂危的陈应又急仓促的跑了过来,先是高喊刀下留人,然后又号令兵士给刘威松绑,毕恭毕敬的把刘威重新请回中军大帐,刘威心知有异便也没有推让,只是举头挺胸的跟着陈应回帐,再次去见陶应。
不过也很遗憾,不管刘威少将军再如何的威武不能屈,既然不幸在疆场上被仇敌活捉活捉了,那么等候刘威少将军的根基上只要两个了局,一是象杨弘大人那样的跪地投降,忍气吞声的活着等候机遇东山复兴;二是象很多豪杰志士那样死抗到底,高喊着十八年后又是一条豪杰的标语大步走上法场送命;只要极极少数的荣幸儿象孟获大王或者于禁将军一样,被放或者被临时囚禁。而我们的刘威少将军对此也早已做好了心机筹办——宁死不平,骂贼而死!
“阎象,你借刀杀人!用心让玄德公去白白送命!”舒邵更是大怒,干脆指着阎象的鼻子吼道:“玄德公的步队在攻打曲阳的战事中已经丧失过万,余下的步队又大多怠倦不堪,如何是徐州贼军主力的敌手?你用心鼓动主公调派玄德公南下送命,是何用心?”
“大汉忠臣不敢当,略尽汉臣职责罢了。”陶应就好象没有听懂刘威用心减轻的语气一样。非常豪放的一挥手,又满脸浅笑的说道:“少将军,陶应此次出兵的来意你也晓得了。为了大汉天下的繁华稳定着想,也为了淮南两郡的万千生灵着想,应想请少将军帮一个小忙,把陶应的手札带到寿春呈献给袁公,让袁公晓得,只要他将传国玉玺偿还于我,或者承诺立即将玉玺偿还到天子御前,那么陶应顿时率军退出淮南,偿还之前攻占的统统淮南地盘,从今今后,徐州与淮南永缔盟好,永不相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