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码头见闻[第1页/共3页]
王姓官差也不喜年青官差插话,但是想起此人是府衙主薄的侄子,不好获咎,微微沉吟半晌,也劝道,“小娘子,开食肆确切要会算账,那可不像这些挑担儿的货郎,卖个花生,一杯两文钱,买两杯都要数两次钱。”
她俄然想起,有次去北方,在街边看到人家卖一种光彩金黄、宣软适口的糕饼,她猎奇问了做法,倒是用包谷面发酵以后蒸出来的,看着又大,吃起来也有些甜味。如果做出来,倒是能比那贴出来的饼子好吃很多。她盘算主张做些尝尝,就把干粮一事扔在一边不谈,转而问起销路。
瑞雪立即蹲身帮手捡了起来,扫了一眼页尾的数字,又敏捷的顺手理好,交到官差手里。
“嫂子,你说我做些干粮,再配上这豆腐脑儿,挑到船埠去,能不能好卖?”
瑞雪正烦恼于本钱太高的题目,也没心机给她细解释,就问道,“嫂子,如果你家大哥出门去做工,中午回不来,或者凌晨赶不及用饭就走,你要给他带些甚么干粮?”
成果几个管事模样的人散去后,此中一个年青官差伸手倒茶的工夫,不谨慎带翻了桌上的一叠纸张,洒落在地上,随时都会被风吹得四散,官差大急,那但是他们刚才记录下来的各家货色数量和存放刻日,月尾要送回衙门备案的,如果丧失一张,都要挨家重新扣问统计。
但是,也正因为方才建成的干系,船埠非常粗陋,只要六个栈桥,搭着跳板,一群群穿戴短打衣衫的力工从船上扛了各色货色下来,然后或者直接放到马车上,或者堆在岸上一长排的木板房里,向那两个穿戴青色官差服饰的人交上房钱,等候自家马车来接货。
她内心有了筹算,就拦了一个面色驯良的中年力工,笑问道,“这位老哥,奴家想要在这里租块处所,卖些吃食等物,要去那里探听地盘代价?”
这是其中等船埠,因为沛水河河道宽而深,能够包容大船通行,以是,很多商家从南边运了货返来,都情愿今后卸货,然后用马车运到灵风城,或者更远的两城,虽说费事了一些,但是水路却比陆路快了起码旬日,做买卖讲究的就是机会,趁早不赶晚,这也让灵风船埠一建成绩非常热烈。
瑞雪点头,“不瞒王大哥,奴家住在山后的云家村,家贫无所出,就想着到这船埠卖些吃食加添家用。刚才看到劈面那块空位极合适做个小食肆,就大胆想叨教两位大哥,那空位是租还是卖,房钱多少,卖价又多少?”
第二日一早,村里的公鸡方才起床,亮出高亢的嗓门之时,瑞雪就已经蒸了一锅金黄的发糕出来,咬上一口,有股包谷特有的清甜,比贴在锅边那种也软一些。等赵丰年也起了床,再配了雪羹端上去,赵丰年吃了一整块,可贵赞了句好吃,又说那雪羹的名字取的也好。
“你要去船埠卖吃食?”张嫂子惊得连手里的勺子掉了都没理睬,拉了她的手,说道,“妹子,你家先生但是教书的文人,你如何能去做如许卑贱的行当?”
那年青官差接了账册,不知是常日倨傲惯了,还是看不起女子,半个谢字都没说,回身把账册放回桌上,用一只墨珠儿算盘压了。
瑞雪在船埠里外转了几圈儿,倒是看中了一个好处所,紧挨着存货的木棚子边上,有块有四十平米摆布的空位,如果盖上一个简易的小板屋,夏季时给这些力工们供应个避风之处,再卖些热食,买卖必然会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