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六章 最大赢家[第3页/共3页]
当年因为与魏忠贤同亲的原因,这些人固然心向东林党,但却并不被东林党人所信赖,可谓是两边不奉迎。
二来,不管崇祯天子如何高度评价已经死掉了的那些东林党大臣,也都窜改不了崇祯天子打着各种高大上的灯号进一步将前东林党人的核心或者影响边沿化的做法。
现在这些出身北直隶的人物,一个接着一个,都遭到崇祯天子的信赖和重用。
如果汗青上阿谁大名鼎鼎的复社构造在这一世,仍然存在的话,那么这一次,吏部把这么多出身江南士林的名流,一股脑地安排到陕北以及三边之地任职,必然会引发他们的不满。
此中孙承宗是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后代河北保定高阳),李标是北直隶真定府高邑人(后代河北高邑),成基命是北直隶大名府大名流(后代河北大名)。
现在崇祯朝的京师朝堂,早已超出了阉党与东林非此即彼的格式。
固然到了崇祯四年的时候,大明朝仍有一些朝野清流人士,不竭上书指责朝政得失,攻讦天子这个做得不对,阿谁做得离谱,但是崇祯天子在西北、漠南、朝鲜以及辽南等地的胜利,却让更多的人闭上了嘴巴。
刘宗周就是以老母有病,需求回家服侍老母为借口去官不就的。
并且天启年间特别是天启末年去官归隐或者丢官罢免的那些前东林党大臣,也没有被起复任用,比如在士林清流当中德高望重的韩鑛、孙慎行等等。
他们这些北直隶出身的人,永久也不成能成为真正的东林党人,充其量也只是东林党人在某个期间的同路人罢了。
看清了这一点以后,刘宗周对当明天子陛下的认知,俄然就深切了一层,再也不敢把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年青天子,天真地当何为么冲龄之主了。
比如这一次,这些出身江南士林的读书人们,既然考取了举人或者贡生,到北京插手了礼部停止的会试,那就意味着你要为朝廷效力,要为天子效力了。
比如,将张溥、夏允彝、吴伟业乃至包含史可法等人,一个个打收回去任职,并且还是越远越好。
至于孙承宗、李标、成基命这些人,就更不消说了,因为他们都是北直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