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耳[第2页/共3页]
“在40千米处吧。”陈流川缓缓说道,一旁的少将军官的也点头表示。
陈流川和秦一龙一同走上了那十米的圆台,当他们走到圆台顶端上时,他们的视野豁然开阔,远处的戈壁、脚下周遭百米的圆台,在中间处10米的凸起圆井已经在面前。那圆井就是地球之耳。
载着陈流川的越野车缓缓分开车车队,驶向了地球之耳的0点。
2045年12月10日下午4点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这可不可?你的安然但是最首要的”少将军官这么说是因为一名诺贝尔奖得主是国度的人才,是无价之宝,他一个将官能够有伤害,那是甲士的职业性子,而陈流川不可,他一小我可低数十个将官。少将军官说甚么也不让陈流川一小我去。
“这真是见了鬼了,人俄然就不见了,营长,你说那小我会不会碰到外星人?”一名上士开打趣的说到。
“陈述首长、陈传授设备已经遵循指定位置摆放,我们已经通过量子通信向基地汇报”少校军官立正陈述到。
最后颠末一番的参议,终究决定秦一龙、陈流川以及上士司机张保卫前去,其他职员原地待命。
“高低四方曰宇,古往今来为宙。当我们看水的波纹一样从中间散开一向达到此岸,但水却没有动过,我们只重视了波纹却没有重视到水的存在…………,”正在颁发获奖感言的是来自中国44岁的实际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陈流川,他就是本届的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2045此时的中国已经是人才辈出,闪现出年青化,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8名诺贝尔奖得主,春秋均匀均在40岁摆布。
“传授,我是孤儿,出世时母亲就归天了,十岁的时候身为甲士的父亲在履行任务中捐躯,就留下我一个,最后是军队把我养大的,他们都是我的家人。”秦一龙说这些的时候仿佛回到了十岁的时候。
陈流川和后排的少将军官刚一下车,北风就向他们袭来,12月中旬的若羌温度在零下十几度,但是风力普通会在6级摆布,能够感遭到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身着军大衣的陈流川不由一个颤抖,而当他看到只穿了一套西装的少将军官时不由感慨,用恋慕又难堪的语气说:“看来百无一用是墨客啊,手无缚鸡之力啊!老哥,您比我年长却比我穿的少,忸捏忸捏啊”
“很好!”少将军官赞成秦一龙说,然后转头问陈流川“陈传授,您看下一步我们如何做?”
这一天是化学家诺贝尔去世的日子,也是每年颁奖的日子。
“达到指定位置后,安排仪器,重视安然!”对讲机里又传来一阵呼喊。
大漠戈壁,几辆军用越野车飞奔而过,本来的门路瞬时呈现了一条灰色苍龙在广袤的戈壁上飞奔。
“好的,传授,谨慎台阶”秦一龙体贴的提示道。
“陈传授,你可别这么说,你用的大脑,我们都是粗人”少将军官笑着回应陈流川。
“907收到!”
“嘿嘿谢传授嘉奖!”身材彪悍的上士司机张保卫憨笑这答复,他是他们团汽车连的代理排长,操纵技术可谓一流。
“小伙子,程度能够啊,0.5米偏差!”陈传授拍了拍前排上士司机的肩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