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耳[第1页/共3页]
“一龙啊,你晓得吗?我这平生都在寻觅如许的机遇,如果这天早点来,我就不消去瑞典了”陈传授意味深长的说。
“碰到你个头!美国大片看过了吧?开好你的车!”少校军官号令道。然后一改刚才严厉的神采,转头对后排坐位的非军队职员说到“陈传授,前面100千米就是地球之耳了,按照北斗导航精确的定位,现在另有98.4千米。您看在那里安插设备?”秦一龙看了看手上的全息投影设备说到。这里说的陈传授就是方才从瑞典返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陈流川。
“很好!”少将军官赞成秦一龙说,然后转头问陈流川“陈传授,您看下一步我们如何做?”
“那就好,那你家里另有谁啊?”陈传授俄然变成了他们的带领一样开端问他的家庭环境。
“一龙,你结婚了吗?”陈传授俄然岔开话题。
“907收到!”
2045年12月10日下午4点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载着陈流川的越野车缓缓分开车车队,驶向了地球之耳的0点。
“高低四方曰宇,古往今来为宙。当我们看水的波纹一样从中间散开一向达到此岸,但水却没有动过,我们只重视了波纹却没有重视到水的存在…………,”正在颁发获奖感言的是来自中国44岁的实际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陈流川,他就是本届的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2045此时的中国已经是人才辈出,闪现出年青化,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8名诺贝尔奖得主,春秋均匀均在40岁摆布。
陈流川和秦一龙一同走上了那十米的圆台,当他们走到圆台顶端上时,他们的视野豁然开阔,远处的戈壁、脚下周遭百米的圆台,在中间处10米的凸起圆井已经在面前。那圆井就是地球之耳。
“真不愧是精英啊,短短20分钟就安插结束,换做是我的门生还不得全部2小时。”陈流川笑了笑说道“老哥,您就留在这里,我和一龙去地球之耳就行了”
“达到指定位置后,安排仪器,重视安然!”对讲机里又传来一阵呼喊。
“传授,为啥啊?我不太懂?您不是获奖了吗?莫非这里比瑞典还首要?”秦一龙摸摸脑袋问道。
“陈传授,你可别这么说,你用的大脑,我们都是粗人”少将军官笑着回应陈流川。
大漠戈壁,几辆军用越野车飞奔而过,本来的门路瞬时呈现了一条灰色苍龙在广袤的戈壁上飞奔。
“传授,我是孤儿,出世时母亲就归天了,十岁的时候身为甲士的父亲在履行任务中捐躯,就留下我一个,最后是军队把我养大的,他们都是我的家人。”秦一龙说这些的时候仿佛回到了十岁的时候。
音乐厅内安插的寂静高雅,舞台正中红色幕布下是诺贝尔的半身铜像,在灯光的晖映下非常持重,舞台上摆放着从意大利圣雷莫运来的康菖蒲和百合花,巨大的诺贝尔暮年曾在这里度过一段很长的光阴。
“907!907!!”对讲机里传来一阵呼喊
“首长、陈传授,到了切确40.0005千米”少校军官向后排两位汇报着。
“陈述首长、陈传授设备已经遵循指定位置摆放,我们已经通过量子通信向基地汇报”少校军官立正陈述到。
这是一座蓝色正方形的修建,从内里看,音乐厅古色古香,八根通天巨柱从空中上拔地而起直抵楼檐,搞搞的之台阶从大门前倾斜下来,固然音乐厅显得格外繁复,但是他却高雅风雅,因为这里是诺贝尔奖的颁奖地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