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纸上风月觅知音[第1页/共3页]
云辞并未回绝,接过诗道:“‘流水落花传湘浦,芙蓉泣露笑香兰。小巧七窍当如此,衷肠一曲断巫山’。这四句算是对晗初琴技的极高评价,能惹人无穷遐想。”
夏末的风飘云动皆有些慵懒之感,湛蓝的天空映照在与世隔断的东苑里,更添了几分舒畅氛围。阳光透过窗户浅浅地洒进书房以内,早已落空本来的灼烈,只余下绵暖光辉。
想到此处,晗初不由低眉再看手中的诗。
民气厚利多轻贱,万籁寥寂浮世难。
晗初沉默点头。
晗初安然地与之对视,思路仍旧逗留在“出岫”两个字上。半晌,好似俄然想起了甚么,才从袖中取出一张纸团,展开奉至云辞面前。
素净的少女在迷离夜色当中,对着满园美景决然沉琴,那画面仿佛一幅精美的美人图,绝世而动听。
“风月满客错觥筹,常听巴结与娇嗔。”不知为何,看到这一句,晗初竟是感遭到了作诗之人的空虚,想必那人也晓得,公卿之间的消遣来往大多是虚假巴结之事。
“吾辈旁观者读此诗,都是嗟叹不已。如果晗初仍活着,想来必然大为动容。”云辞最后对晗初叹道:“你且看着,此诗今后如果传播出去,最后四句必然被世人奉为嘉话。”
云辞摇了点头:“子奉习的是魏碑,字体苍劲峻逸;这首诗写得云雷变幻,应是草书,并非子奉所作。”
云辞看懂了,她说的是:“倘若晗初活着,也会选这一句。”
晗初回过神来,见云辞的眸光澄彻如泉,带着两分深浅波光,不知怎得,竟使她心中漾起一丝非常。她怔了半晌,才想起云辞的题目,纤纤柔荑便指着纸上此中一句——
起码从这个程度上看,云公子也算是她的变相知音了。只是这份知音之情,云公子给的是出岫,而并非晗初。
晗初闻言,面上闪过一丝绝望之色,再度沉默起来。
晗初却没有闻声云辞的话,仍旧兀自垂眸,心机早已转移到这首《朱弦断》上。
想着想着,晗初只觉眼眶有些肿胀,鼻尖也传来些微酸涩。她攥着诗的手垂垂收紧,一并收起的另有她支离破裂的心。那颗心已被风月场上的轻浮情面踩踏得彻完整底。
云辞犹自发得晗初是如同淡心那般,见不得痴后代的生离死别才如此伤感。
罢了,还是不去想那作诗之人了,摆布现在“晗初”已死,她已是“出岫”了。
闻此一言,晗初再次沉默。是啊,若要当真一死才气换来一个懂她的人,晗初甘愿单独活着。
偶然世事便是如此奥妙。很多人订交平生,也未曾相知;而有些人不过倾谈半晌,已是相逢恨晚。
晗初闻言看向云辞,一双水眸已是隐泛泪光。
晗初吸了吸鼻子,冷静将这首诗珍之慎之地支出袖中。她这副小女儿模样落在云辞眼中,换来他一句安抚:“人生本就苦短,何必再为旁人的痛苦来自怜自伤?”
“风月满客错觥筹,常听巴结与娇嗔。
或许还刺中了心房里的某个位置。
云辞立时明白过来:“这个字念作‘千’,表示贫乏之意。”
晗初脸上有些动容神采,又朱唇微启,冷静说了三个字:“小侯爷?”
此事迄今已时隔半年之久,晗初也再没有听过九皇子之名。莫非昨夜沈予带返来的这首诗,会是他所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