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长恨人心不如水(二)[第2页/共4页]
叶太后顺势将手中的帖子递上,笑言:“这上头有几名闺秀,是哀家给潇儿选的诚王妃。圣上无妨猜一猜,哀家最中意哪一个?”
“这还用你教?”叶太后瞥了他一眼,赶紧转移话题:“你这精力更加好了,膀子也利索很多,母后我还是回京州去罢。早些将你的婚事定下来,不然老是不能放心。”
“你现在已二十有六,这婚事不能再拖了,哀家拟了几个备选的名字,皆是才貌双全的高门闺秀,此次回京便与你皇兄筹议筹议,争夺早日将你的婚事定下。”
彼时天授帝表情畅快,正立在案前疾书练字,女官淡心在一旁细细研墨,也看得津津有味。叶太后表示内监噤声,在门外看了半晌,才轻咳一声打断两人。
是呵!想他堂堂诚王,在这世上职位之尊崇,仅次于他的皇兄天授大帝。美人于他俯拾皆是,可饶是如此,也有爱而不得的遗憾……
聂沛潇不忍令叶太后担忧,又自发与出岫再无能够,唯有答允:“儿臣但凭母后做主。”
想到此处,聂沛潇终是松开了左手,任由那泛黄的纸张从床榻上飘飘而坠,落地无声。一首《朱弦断》,一段胶葛了九年的缘分,至此终究悄悄远去,好似这薄薄的纸张,再也接受不住生命之轻。
“母后……”既说到此处,聂沛潇也想问问叶太后的心机:“您当真想过此事对吗?”
天授帝闻言朗声大笑:“母后对云氏不满也就罢了,又与淡心有何干系?她这两年一向跟在朕的身边,也算循分守己。”
天授帝接过名帖,大抵扫了一眼,忽而神采一沉,冷声回道:“倘若朕没猜错,母后是看上了曲州谢家的谢佩骊——谢太夫人的侄孙女。”
情爱之事一如流沙,攥得越紧越轻易落空。他尽力过,珍惜过,余下的唯有交给宿命。可恰好,宿命如此多情,但又对他如此无情……
“佛曰,不成说。”叶太后轻笑:“届时你就晓得了。不过不管选谁,定要让谢描丹大吃一惊。”
“好!这才像话!”叶太后颇感欣喜,想起爱子的肩伤,又摸索着扣问:“烟岚城气候暖湿,四时多雨,倒霉于你的伤势规复。不如让你皇兄换一处封邑给你?我瞧曲州、惠州都不错,离京州也更近。”
天授帝顺势展开话题:“经铎的伤势如何?”
淡心亦是盈盈一拜:“奴婢淡心见过太后娘娘。”
叶太后不知爱子的窜改是好是坏,但她晓得有一件事已是刻不容缓——马上遴选一个诚王妃:
叶太后从中看出了几分奥妙之意,转而再问:“此次哀家私行做主,在云氏的贞节牌坊上题了首诗,圣上不会介怀罢?”
终究,叶太后的神采微微一变,本欲躲避此言,但想了想,到底还是隐晦隧道:“你皇兄是大凌王朝的建国天子,威慑功高……除非他此后昏庸无道、残暴无度,不然十年以内颠覆不了。”
天授帝凤眼微眯、似笑非笑:“母后这是对云氏不满?还是对朕的女官不满?”
叶太后见状更加心疼,赶紧以双手握住聂沛潇的左手,试图掰开:“快放手,你现在在这儿不珍惜身子又有何用?你们总归是没得能够了。”
一起上紧赶慢赶,刚幸亏八月十三返回了应元宫,而皇后庄萧然已将夜宴之事安插得妥妥铛铛,半点也无需她操心过问。一顿中秋夜宴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结束,正殿里,天授帝与重臣畅怀痛饮;后殿中,叶太后、庄皇后与各家女眷衣香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