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岁贡[第2页/共5页]
公孙旻带来的五百人商队在夏河城只逗留三天,刘存每天都抽出时候宴请公孙旻和他的大总管,谈妥了包含两百万斤冀州精铁、五千匹塞外战马和八十万斛麦子豆类的大买卖,支出的是珠山各大工坊出产的现在已蜚声天下的精彩豪侈品和海盐。
笑停以后,满脸等候的程秉尚未开口,刘存仿佛晓得他想甚么一样,又说话了:“小弟已叮咛犬子经心遴选出两千张誊写纸,都是长四尺宽三尺的同一规格,另有两百斤上等草纸,已用木箱包装,本想克日派人送到开阳进献国君,兄长来了恰好,归去时趁便帮手带给国君吧。兄长如果需求,也带些归去,此后小弟让商队每月按期送到兄长府上,不过兄长今后可要送给小弟两幅装裱好的画作才行。”
“幼年时曾读过一段贤者之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至今刘存常常念起,仍感佩万分,难以健忘!在刘存看来,这段话恰是国君的实在写照,正因为有了国君,才有我琅琊国数十年的安乐承平,才有勤奋浑厚的百姓和刘存报销国君的机遇!”
合座哄然大笑,刘晔笑得捂不住嘴,糜竺张嘴仰天满身乱抖,夙来文雅极重仪态的程秉也笑得毫无顾忌。
程秉更是冲动,嘴里仍在几次叨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程秉大喜,缓慢站起来称谢。
刘存哈哈一笑:“兄长明知故问,真要鄙夷,也得先填饱肚子眼神才锋利吧?”
第四天一早,公孙旻和他的商队带上代价令媛的陶瓷、美酒、轴承、明镜、新式甲札、精钢东西等精彩而高贵的物品沿来路返回,送走了客人筹算回一趟珠山家里的刘存,不测迎来了久违的程秉和糜竺。
刘存发完一番表白心迹的激昂谈吐,向侍立一旁的两名刘晔美婢招手表示,等两个美婢续上香茗,便转向最早回过神来的糜竺,将冀州公孙家属与本身麾下商会的贸易环境和签订左券扼要相告。
程秉顿时眼都绿了,拿起一张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满面孔殷地扣问刘晔:“哪儿来的?哪儿来的?”
糜竺伸手拉住程秉,非常慎重地说道:“德枢兄,归去以后,必须等天使分开才气进献国君,不然又是一个沉重承担啊!”
公孙旻只要二十三岁,几近和七尺八寸的刘存一样高,说话声音清楚浑厚,长得边幅堂堂,豪放中包含夺目,健谈中不乏谨慎,让刘存佩服之余,也非常感慨:世家后辈公然秘闻深厚!
糜竺开端发福的白脸顿时挤满笑容,镇静得嘿嘿直笑,完了结另有说法:“也不怪德枢兄骂你穷奢极侈,暴敛天物,如此斯文之物,你竟敢拿来擦屁股,啧啧!想不平你刘子鉴都不可了。”
公孙旻非常坦白地奉告:购回的诸多巧夺天工的豪侈品,只在冀州发卖小部分,大部分将卖到广漠的塞外大草原。
糜竺点点头,似笑非笑地望向佯装平静的刘存:“贤弟,要不,愚兄助你一臂之力?”
此话一出口,再次让糜竺和程秉惊诧万分。
刘存哈哈一笑,轻松地转过话题:“德枢兄,国君可否安康?”
面对如此严峻动静,灵敏看到机遇的刘用心中怦怦直跳,幸亏他还能节制本身的情感,没有让俄然涌上心头的激烈**呈现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