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反戈(二)[第3页/共4页]
朱翊铭亦道:“赵参将小王见过,是为国为民,一心保我襄阳安稳的真栋梁。”
林铭球心下一震,茫然问道:“陈大人此言何意?可否明示?”斜眼偷瞟朱翊铭,这位一贯以和蔼待人闻名的王爷的脸上竟是罕见的青红交映。
陈洪范舒口气,将神采和缓了些,说道:“林大人,你我订交多年,陈或人夙来敬佩大人能谋善断之术及通权达变之才。哪曾想现在事光临头,大人能则能矣,倒是有些不近情面。”说着又补一句,“若对于的是陈某,大人秉公法律,陈某心折口服,绝无半点牢骚。只是大人以此道对于王爷,或许过了些火候。”
陈洪范问道:“林大人坐断经历颇足,以你之见,除了传人对证以外,另有其他体例将此事办定吗?”
陈洪范不答反问:“那么林大人的意义是,褚犀地所言确实,赵营确系绑票贵胄的凶徒了?”
陈洪范一手执杯,一手重抚座椅扶手顶端的木雕兽头,慎重其事道:“我看此案头绪清楚了然,便是乡绅豪霸褚犀地为与初来乍到的赵营争权夺利而使出的阴损招数。”
陈洪范听罢,反而摇开端来。林铭球不解其意,唤一声:“陈大人?”
侯大贵反应过来,道:“本来是你。老子还道是那伙贼怂的头儿到了。”并道,“记得你不久前给老周相中,调进了亲养司,不错,很有些本事。本日如何?受命外差?”
林铭球怔然少量,乃道:“未曾,只是这句话实出自本心,毫无贬毁王爷与襄藩的意义。”
二人丁渴得紧,刚好随身葫芦里又干枯殆尽,幸亏那老叟有少量米酒,二人就给了些铜钱,就算买了饮用。
邓龙野眼神投向那兀自挤于局促的窝棚、在风雨中咬牙对峙着的老叟,悄悄说道:“襄阳来信。”
李延朗有些不忍,转头看向侯大贵倒是满不在乎。李延朗道:“丁银本按三等九则征收,可各处州县各自巧立项目,剥削酷烈。这一项政策本是善举,可到了现在,却也成了吃人的猛兽。”
陈、朱相视而笑,却没有发觉他的指尖在微微颤抖。
话说到这份上,林铭球再痴钝,也听清了陈洪范的弦外之音。书房内氛围再一次凝固,雨声在这一刻仿佛显得格外的响。斯须,沉默的林铭球先看一眼陈洪范,又看一眼朱翊铭,本不动声色的脸俄然出现了笑容。
那老叟回道:“本日县里差役要来讨取丁银。我家中本有四子,可这几年来,两个死在了兵祸中,两个为贼寇所掳不知所终。可县里一说死无对证,二说不知所终不算减丁,总之两年来,小人虽是不时候刻一人在家中,却常常要供上五人的丁银。客岁典卖了房产地步,总算将拖欠的丁银、丁粮凑齐,可本年除了这草棚和一些米酒,再别无他物了。”边说边抹起了泪。
一旁陈洪范抿唇道:“林大人当真聪明一世胡涂一时。”接着神采一重,“大人之言语,何止是对王爷一人不敬,怕是要把全部襄藩置于炉火之上。”
“子曰:过犹不及。用鄙人官身上,真恰如其分。案情如何,下官算是有了些端倪。二位固然宽解便是。”林铭球浅笑着端起茶杯,面对陈洪范与朱翊铭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