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人祸[第1页/共3页]
太皇太后道:“休啰嗦。不肯减,我便不用饭了。”淑太妃亦无法,再看玉姐,玉姐只得陪笑道:“容我与官家说,可好?”太皇太后缓缓道:“与他说,也是一样。”
这一日,京郊一户庄院里,朱瑜接着了朱清。朱瑜虽离了朱震府上,却有朱震与他安排了田宅,虽不如京中府邸,倒是安适适意,也不与京中朱氏有甚寒暄,只闭门度日。前年娶一乡绅之女为妻,京中晓得了倒与他些贺礼。现在儿子都生了,朱瑜忆及旧事,仿佛一梦。
陈熙尚未到时,玉姐已使于向平往紫宸殿里求见,言明太皇太后欲行俭仆之事。于向平看着宰相侧,一字不敢多言,原模原样儿学了,末端传玉姐话儿:“太皇太后年龄已高,若省出个好歹来,非社稷之福。”
李长泽看九哥笑对劲,便也不拦他,肚里实晓得是安昌侯夫人获咎了朱紫。宫里故不至特地寻她不是,如有个机遇,却也不会叫她好过罢了。为一妇人,于国事繁忙当中争论,委实不值。李长泽便转过话头儿,又说些个宽解事儿:“北方受灾,南边倒是风调雨顺哩。岭南至有三季稻者,虽不如原稻苦涩,现在倒是宁肯不苦涩,饱腹要紧。”
九哥语带疑问,道:“端的不消增兵?”
九哥对李长泽道:“过一时,诸位好生安慰娘娘罢。”李长泽等唯唯。
李长泽嘲道:“端的祸兮福所依了。”九哥也笑一下,又敛容,道:“如此,便令他们当场征青壮,死守罢了。”又思陈熙久北方,便唤他来问及北方之事。陈熙亦知无不言,直言北方兼并之事有之,然北人大多朴素,豪强之族亦不非常剥削耕户,相互也算相安无事。
这京里不知自何时,忽地有了一股流言,道是自这官家入京,天下今后多事。先是先帝死了三个儿子,即位后又有兵祸,次又是水灾,现又有了蝗灾,北方数十万人流浪失所。
胡人便惨痛,诚如陈熙所言,蝗虫过境,城外野地里能留个甚与他们?甚都无有!不但没有人吃,连马嚼也无。以往围城,好往城外村庄里寻些个补给,现在遭了灾,能吃都吃了,还要待朝廷布施。那一等不足粮,又是处所豪强,因边疆,那庄园建得也是坚毅,点起家丁扼守,一时也难攻陷。
九哥许之,且说李长泽:“真社稷臣也。”李长泽经他一夸,也是老脸儿通红,贰内心想倒是:过了这一茬儿,我需求早早要休致才好。
陈熙于枢府当值,未几时便到。舞拜毕,九哥命起,也不与他酬酢,只说:“事情告急,闲话休说,卿且看。”胡向安忙奉了边关急报而来。陈熙取来一看,眉头便紧皱。他眼睛一扫,实已瞧着常日里体贴几个字眼儿,却因一时无策,便假装细看。
纵是那一等觉着这官家是好人,也要叹一句:“真是邪了门儿了!明显是既不豪侈也不好色,未曾昏聩枉杀忠良,怎地偏叫他遇着这等事了?”也有初时说这官家好,现在又转了心机说:“许是端的分歧适哩。”
待议事毕,九哥便提及太皇太后欲俭省之事,命陈熙相劝。陈熙道:“臣当力。却有一请,请官家垂听。今值国度多事,若太皇太后无所表示,臣恐于太皇太后之名有损。想来太皇太后亦有此虑。”九哥寂静半晌,叹道:“如此,我便领娘娘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