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南明义军 > 第384章 曙光

第384章 曙光[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杨恩走后,孟浚单独安步于府中,清冷的晚风吹拂着他的面孔,杨恩所想乃是从赵用平的军事气力解缆,而孟浚着眼天下局势,南面还是安静,北面倒是民气窜改,从诸县归顺中,孟浚看到了北方之民,对清廷已经逐步落空了害怕之心,

孟浚又道:“吾若亲征,以慕德之见,胜负多少?”

城中百姓士绅,皆是对现在局势大为悲观,纷繁言虏廷已经不堪一击,雄师北伐,可一举光复古都,荡平天下。

而吕逢春之密使,联络赵用平之意,则是但愿赵用平能够一起北上京师,而不转而东进济南,而济南之军毫不会出城一步,一旦周军拿下京师,则其必会立即举旗归正。

赵用平之捷报几近是隔几日就要发往金陵,金陵城内的百姓从一开端的喝彩雀跃,到现在的波澜不惊。

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

并且现在雄师已至济宁,阔别金陵火线,即使军粮补给有海军运输,可这后勤补给线实在过于冗长。

固然这些城池根基没有八旗驻军,但是这也申明,周军已经在北方,阵容渐增。

赵用平以夺徐州,攻破济宁的大胜之威,对各县之劝降信,而信使所至,诸多县城望风而降,滋阳,宁阳,邹县,泗水,金乡,嘉祥,汶上,阳谷,寿张等县或是县官开城请降,或是守军自发而降,亦或是县官挂印而逃。

在攻破太原后,拜音图本想将太原城墙摧毁,只是多尔衮急令拜音图回师都城,时候来不及,是以拜音图只在太原留绿营兵五千,并在阳泉,固关等进入山西的关隘,皆保存部分兵力,用做再次入晋的通道。

孟浚在打发走钱彪后,召见了顾炎武,对其扣问道:“先生,吾欲亲往火线,又恐火线不宁,实是心烦意乱!”

而在和杨恩的相谈中,杨恩倒是眉头舒展,迟迟不语。

杨恩道:“大王,部属以为,清廷虽败,但还未至山穷水尽之时,赵统镇所部,实为一偏师,其部精锐不过是重甲军,破虏军,以及武安镇,余者,高进库,降军所编,刘体纯等三镇又是忠贞营所改编,大王如果亲征,胜负不成预感啊!”

济宁城外,周军大营。

顾炎武答道:“林统镇麾下七万余众,如有变,立便可南下长沙,而赣州又有韩统镇所部谨防李成栋,大王若北上南面当能无恙,而一旦有事,也足以对峙至大王回返!”

唯有曲阜虽未开城请降,但对赵用平的使者也非常礼遇,此时的衍圣公孔兴燮是孔子第六十六代孙,至本春秋不过六岁罢了,上任衍圣公孔胤植在前年已经去世,此时的衍圣公府主事之人,乃孔兴燮之母陶氏以礼法为由,回绝与使者相见,但叮咛人以高规格的场面,礼待使者。

杨恩想了想,摇点头道:“大王屡经战阵,而臣不过是一墨客,已久未随军,如何能知,若大王决定亲征,那臣只能极力为火线供应军粮,但臣心中所想,现在大王已据上风,何不慢待机会,积蓄气力,以煌煌之师,无可对抗之力,完整荡平北方,何需弄险!”

中军大帐内,赵用平对是否持续北伐,心中有些踌躇,虽说雄师北上,并未经历多少血战,军心士气还是昂扬,战力也未折损多少,可在全局来看,赵用平所占有之地,几近满是运河两侧之城池,其他之地,仍归于清廷治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