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南明义军 > 第276章 筹谋

第276章 筹谋[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次日凌晨,李定国再邀孟鸿会晤,昨日酒宴之上,仅是达成同意共同作战之意,详细事件,还需详谈。

“先生,如果鞑虏退出湖广,此地……”李定国有些游移的问道。

言:“昔日发之制,原即令齐截,姑听自便,欲佚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使中外一体,惜天下臣民,不恤朝廷,发辫之争,沸沸扬扬,目前廷自兹今后,天下臣民,还是束发,或剃发留辫,悉从其便!”

府中灯火透明,诸将齐聚一堂,自从孙可望借口粮食完善,回绝再向湖广火线运送粮草后,这还是晋王部下第一次停止宴席。

随后转头对着孟鸿说道:“这些武夫,不识大抵,使者勿怪。”

这时李定国开口了:“不瞒先生,我军虽众,但现在粮草不敷,若再无弥补,恐怕难觉得继,不说打击,便是守住长沙亦是难事!”

按李定国这些年来的经历,论行军作战的经历,李定国事极其丰富,此时的李定国年仅二十八岁,却已经在军队这个大染缸中摸爬滚打了十八年。

“吾王欲据武昌,以用北伐之根底,殿下,此时言此尚早,虏军势大,胜则统统皆可谈,若败,何谈湖广,便是全部南边,也将尽归清廷。”孟鸿摇点头,对着李定国说道。

“详细军战,当由吾王到达时,才可决之。”

而此番大战,多尔衮为降落江南百姓抵当之心,打消了留头不留发的严令,若其胜,待天下完整安定后,便可再行剃发令。

孟鸿欢畅的说道:“殿下高义,此番吾王,国姓,殿下,三方会盟,共击鞑虏,此必成千古之嘉话!”

自秦以来,王朝更替,实属常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入主中原的不乏有鲜卑,蒙古,但他们都没有要求百姓剃发的昏招,或者说,多尔衮这一招并不昏,清廷中一众贝勒亲王有的人也对剃发令很有贰言。

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李定国所想,好兵才气打好仗,甚么是好兵,贫民,如昔日陕西故乡人,另有河南大荒时所募的兵,这些人敢打,不怕死,而李定国对长江以南,心中非常不屑,以为江南民风荏弱之地,每天感冒悲秋,凄惨痛惨,惨惨戚戚的能出甚么强兵,但这孟浚横空出世,打的博洛狼狈而逃,还将勒克德浑给斩了。

李定国若非万不得已,其毫不肯意退出湖广,此时孟浚情愿出兵互助,非论是何起因,李定国也情愿抓住这根稻草。

多尔衮听到这话,严旨呵叱,并令尼堪闭门思过,只是时移势变,多尔衮想过剃发令会引发民变,但是没想到民变会如此狠恶,乃至于大清连江宁都丢了。

多尔衮再次下诏收回剃发令,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收回了,第一次也是因为抵挡狠恶,多尔衮以为机会不成熟,是以撤回,待多铎安定江南后,多尔衮感觉机会成熟,再下严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只是未曾想,北方抵挡的倒未几,南边孱羸之地,竟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波。

如贝勒尼堪对摄政王的剃发令便曾表示反对,这抵挡剃发并不是江南百姓第一个呈现的,在满洲亲贵中,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尼堪就曾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说道:“满汉就该泾渭清楚,让汉人剃发换衣,那是冲犯了我们的民风,大师都变的一样了,我们还如何辩白谁是谁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