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筹谋[第1页/共3页]
靳统武看着身前枯瘦老躯,心中有些佩服,长途跋涉之辛,非切身经历无以体味,见孟鸿怠倦不堪,靳统武对着孟鸿说道:“使者长途跋涉,可先至馆驿歇息半晌,待入夜后,我家王爷将为使者拂尘洗尘。”
孟鸿很怠倦,但听到靳统武的话,还是强打精力回应:“客随主便,请将军带路。”
随后转头对着孟鸿说道:“这些武夫,不识大抵,使者勿怪。”
孟鸿摸了一把胡子,微屈额头,道:“晋王殿下,吾王欲襄助殿下,共伐虏军。”
如贝勒尼堪对摄政王的剃发令便曾表示反对,这抵挡剃发并不是江南百姓第一个呈现的,在满洲亲贵中,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尼堪就曾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说道:“满汉就该泾渭清楚,让汉人剃发换衣,那是冲犯了我们的民风,大师都变的一样了,我们还如何辩白谁是谁了!”
李定国与孟鸿相视而大笑,只是晋王一干部将,神采各别。
孟鸿欢畅的说道:“殿下高义,此番吾王,国姓,殿下,三方会盟,共击鞑虏,此必成千古之嘉话!”
李定国所想,好兵才气打好仗,甚么是好兵,贫民,如昔日陕西故乡人,另有河南大荒时所募的兵,这些人敢打,不怕死,而李定国对长江以南,心中非常不屑,以为江南民风荏弱之地,每天感冒悲秋,凄惨痛惨,惨惨戚戚的能出甚么强兵,但这孟浚横空出世,打的博洛狼狈而逃,还将勒克德浑给斩了。
饮罢,李定国放下酒盏,笑着说道:“周王赫赫威名,吾如雷贯耳,今遣使而来,可有何事?”
李定国听到这话,对着马思良笑骂道:“匹夫,周王世之英豪,安能怀此心?”
入夜,长沙城,晋王临时府衙。
………………
多尔衮听到这话,严旨呵叱,并令尼堪闭门思过,只是时移势变,多尔衮想过剃发令会引发民变,但是没想到民变会如此狠恶,乃至于大清连江宁都丢了。
这时李定国开口了:“不瞒先生,我军虽众,但现在粮草不敷,若再无弥补,恐怕难觉得继,不说打击,便是守住长沙亦是难事!”
长沙城。
这勒克德浑李定国体味,顺军老兄弟就是被此人打的溃不成军,至今还没缓过劲来,军伍之人,没人有脸说偷袭胜之不武的话,输了就是输了,别管如何输的,就是技不如人。
多尔衮再次下诏收回剃发令,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收回了,第一次也是因为抵挡狠恶,多尔衮以为机会不成熟,是以撤回,待多铎安定江南后,多尔衮感觉机会成熟,再下严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只是未曾想,北方抵挡的倒未几,南边孱羸之地,竟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波。
按李定国这些年来的经历,论行军作战的经历,李定国事极其丰富,此时的李定国年仅二十八岁,却已经在军队这个大染缸中摸爬滚打了十八年。
府中灯火透明,诸将齐聚一堂,自从孙可望借口粮食完善,回绝再向湖广火线运送粮草后,这还是晋王部下第一次停止宴席。
湖广之地,归属何方,湖广不比福建,不但是产粮大地,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并且此处据全部南中国的腹心,谁占有此地,如同北方当中原普通,李定国率军杀入湖广,名声大噪,固然孙可望断了补给,可李定国愣是能靠小半个湖广之地,还能与豪格来回拉锯,固然粮草老是贫乏,但还不至于令军间断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