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锦霞[第1页/共4页]
小婢拿了我的春联回身进了布庄,稍顷,便有人把我写的对子挂在布庄的另一侧,与锦霞的对子遥相对应,青衣小婢大声宣布:
锦霞接过帕子,美目轻扫,言语当中更有赞意:
我心内暗笑,请了几个秀才来假手,即便是对得上对子,也不过得一匹布罢了,这等粗鄙之人,想来锦霞女人亦是不会看上半眼的。
“娘娘过奖,只是锦霞不能亲眼目睹娘娘作此舞,实是憾事。”
“无妨,听女人一曲,也不枉我来此一遭。”我微品一口清茶,余香流溢肺腑。
“夫人过奖了,锦霞就试上一试,如果能入夫人的眼,也算是锦上添花,美事一桩。三日以后,夫人来取便是。”
这位说:“您猜此次会不会有人对得上锦霞女人的对子?”
锦霞水袖轻挽,提笔作画,口中言道:
我淡淡一笑,放下茶盅,言道:
我扶她起家,言道:
“愿洗耳恭听。”她谱的曲子必是上上之选,能有何不当之处?只是听锦霞弹曲,亦是可贵一求的。
我从袖中取出一方锦帕,上面写有一首词,是我昨日观过忧草之舞后写下的,名曰《碧玉词》。
我略略点头,浅笑不语,走上前去,从青衣小婢手里,取过笔墨,缓缓写道:
“夫人此词,意在褒朴贬奢,这些斑斓绸缎反而分歧适了,锦霞带夫人去看几匹丝棉布料。”
“谢女人,此必为全部跳舞的亮点,怨不得这些日子我总觉着舞中贫乏了些甚么,本来是在女人这。”
悦心倒是挑了几样针线花腔,只是不肯走远,如此闲逛了一阵,便来到了都城最大的布庄——锦霞布庄。
“朝霞似锦,朝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尚未去选,只是我向来眼拙,对于采买物品不太懂,不知女人可否移驾,帮我挑上几匹呢?”我言道。
我未语,她不肯涉身俗世,多说无益,留她这一份平静也好,若我想偷得浮世半日宁,来此听琴品铭,倒也是个好去处。
我感激的看着锦霞,言道:
我随她走进库房最内里,木制的柜子上摆着几匹颜如翠玉的棉布,虽说是棉制,摸起来却光滑柔嫩,贴在身上也极舒畅,虽不如绸缎光滑艳泽,却也是精工细作,视觉触觉均不错。
锦霞依曲弹奏一遍,虽无舞,却已令我沉醉此中,这几日,我已在内里的伶人坊间选了十二个貌美体端的女孩,调集在府内跟着忧草练舞,并且我把突厥跳舞稍作改编,去其野气,加以柔媚,取名为《碧玉舞》。
“锦霞不必多礼,我以便装出入,就是讨厌那些繁文缛节。”
“娘娘过奖,锦霞愧不敢当,娘娘的词怕是写得更好,此曲伴上歌舞,必是倾倒满都城了,只不知娘娘要献与谁?”锦霞道。
即使是侧面,我亦能看出她端倪之间的安好与澹泊,三分冷傲,七分婉约,有如深谷之兰,无人自香,孤芳自赏。
“何舞?”
“夫人好文采,不知此词可有谱曲?”
布庄东侧挂着一条竖起的条幅,红底黑字,用几根丝线系着,从阁楼垂下,悬于空中,下坠两块翠玉,即便有轻风,也是纹丝不动。两个青衣小婢立在横幅摆布,一人手托笔墨,另一人手托一条空缺条幅。
“早慕晋王妃隽誉,本日一见,竟比传言中还要美上非常,且如此有才情,这是锦霞求还求不来的缘分。娘娘身处俗世,天然难以免俗,只是锦霞瞧着,娘娘此舞却一定是为了奉迎某些人,身在俗世,而心胸大节,娘娘这类境地才令锦霞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