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6)[第1页/共3页]
“爹爹,”朱明月咬了咬唇,“方才那寺人的话,清楚是诳语。”
宫内里正筹办着给几位皇子选秀,就在这个时候俄然有寺人上门来提亲,还是奉旨于母范天下的皇后殿下。且不说此事古怪,真成心“求”她的话,宫门深深,岂是“嫁娶”二字这么简朴,可这些话没法跟爹爹说。
朱明月望着爹爹鼓励的眼神,倒是叹然地点头,“倘若只是介于出身,便好了呢。”
十五岁是女孩儿家的及笄之年,过完年节,又过了生辰,朱明月刚好十四了,已近待嫁之龄。早前朱能几近将应天府中统统试婚的佳婿人选都看了个遍,没推测早有人替他物色全面,还是原北营中最为亲厚的一个同僚。
此次朱明月没在屏风前面藏着,因为底子不消听。兵部尚书金忠是特地为大皇子朱高炽来提亲的。若现在门外有端茶倒水的丫环颠末,或许还能从这一个掌管着兵部、一个是刑部尚书的两位老将军口中,模糊听到“婚配”“立储”“嫡庶”之类的言辞。
“不放心的是你,说没事的也是你。”朱明月嗔了她一眼。
那里是两家,清楚都是皇室。一个是皇室的嫡宗子,一个则是能征善战、军功彪炳的二皇子,同求一女,仿佛是天大的福祉来临到了成国公府。朱能却感觉有些六神无主,连手心都沁出汗来。
可没有人晓得当时的御前女官,就是朱家的令媛。他们底子不成能对她有任何印象。
如她这般能随心所欲出门的官家淑女,实乃少数。借使传到宫里去,也不知是不是能以“不安于室”为由,让上面收回成命。
初九,遣命户部郭资、刑部雒佥为北京刑部尚书……
可就在随后的一日,未等雕镂匠人来瞧木头,宫内里就来了人――
坐在茶馆的二楼雅室,凭栏远眺,整条街巷都映入眼底。还能瞥见隔着一道河岸的秦淮烟影,几艘画舫;间或另有效花灯彩锦装潢的官船,摇桨声声,在河面上泛动开一道道金灿灿的波纹。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此时恰好到了江南最美的时节。
拉着女儿的手,年老的将军端倪间尽是心疼,“再说家世之见,其别人或许要自惭形秽,你却大可不必担忧。国公府的身价,足以撑得起你这个小小的皇子妃。”
应天府的夏季在几场凉雨中,上空的阴霾就垂垂被阳光遣散了。当初春乍暖还寒的风吹起,桃李芳香,海棠春睡,街巷中到处纷飞起或白或粉的花瓣。
那老寺人觉得他是欢畅的,又笑眯眯地叮嘱了几句。等跨出门槛,朱能才想起叮咛下人从速包个丰富的红包给人家。
或许,是见过的。
“实在那金尚书与老爷是旧识吧,蜜斯曾说过,算是共患过存亡的,还能害我们国公府不成?”红豆一边咂着嘴,一边像是自我安抚道。
两箱丝绸,两厢厮守。
一家女,两家求……
几近是倾尽朝野高低之力,统统与之相干、无关的人都被委以呼应的职责。
“主子今个儿来也是跟国公爷讨个筹议,不算是正式下婚旨。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对蜜斯一见倾慕、二见难忘,故此求到了皇后殿下跟前。殿下说,一家女人也没法嫁两家不是。国公爷便是好好想想。殿下还说,等想明白了,过几日再进宫去复旨也不迟。”
朱能不晓得她千回百转的心机,连声欣喜道:“即便是天家的男人,咱也不算是攀附。好歹你爹是赫赫驰名的功臣,现在也分封了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