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明月如霜:全3册 > 进退两难(2)

进退两难(2)[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能眼睛一亮,“月儿,你有体例?”

红豆拎着食盒,一起撅着嘴,倒是老迈不乐意。

“月儿,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说到此,又笑着道:“前段时候你还说想回北平,现在不想回也得回了,恰好借着了这个机遇。”

“从皇上的各种态度来看,他喜好北平更甚于应天府,但是就算故意将都城搬畴昔,触及祖制,又将破钞数年之功,不是那么等闲能去做的。现在却分歧了,北平的防务牵涉到朝廷安危,且是皇上本身结的死疙瘩,不能指责,不能穷究,又想要完整根治,不如用一个三全齐美的体例。”

朱能听着女儿的言辞,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半晌,又听她低声道:“那里是朝臣们杜口拆台,是底子没法说、不敢说。”

朱能浑身一震,更加惊愣的同时,下认识地往门口望了一眼,发明女儿早就把门关上了。

像这类弯弯绕的事,原北军并不在行,姚广孝能想到,但他身份特别,没有态度去提。归顺的建文旧臣们想到了,却也不会说,他们统统人的家大多在应天府,在富庶暖和的江南,谁情愿有朝一日俄然迁至北平那种苦寒之地!

分开衙署,已是傍晚时分。

那李尚书也不知是摸准了皇上的爱好,还是底子就被暗中授意,特地挑了个得当的时候将此事提出来。皇上立即将那道“定都”的旨意收回去,算是对群臣的摸索,也是一种铺垫;现在北方设防空虚,又逢蒙古马队来犯,恰好到了付诸实施的大好机会。

“此事说难办也真是难办,”朱明月道,“但并非没有应对的体例。”

“甚么三全齐美的体例?”

朱能摸着脑袋,跟着去回想,正月十三,皇上按祖制祭奠完六合回到皇宫,当时君臣们相聚一堂,的确是有一个叫李至刚的礼部尚书,提及北平是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并建议皇上遵守太祖高天子另设一个都城的轨制,把北平立为京都。

但皇上早就想好了,何时做、如何做,只是时候题目。

此时现在,皇上或许正等着一小我,将这个发起说出来。

“没错,恰是戍边屏藩,就在北方这一带。”朱明月指了指桌案上的边境设防图,“当年由宁王和燕王受命驻扎重兵戍守,乃是为了抵抗蒙古。可随后的一场靖难,燕军大营一起往南开赴到了应天府;另一名镇守大将宁王的部众则皆被燕军收编。再厥后,北军扎根都城,宁王被徙居至江西南昌府。自此,这北方之防,有,便即是无。”

朱能茫然地看着她,朱明月给他倒了杯茶,提示道:“年节正月十三的时候,李尚书不是提出过一个建议吗?”

朱明月点点头,“一旦将都城迁至北平,重新回到燕军驻守之地,既能根治北方的隐患,又给了皇上一个台阶,并在必然意义上使得‘永乐’年号真正成为正统,处理了皇上心有所想、口却难开的事,莫非不是三全齐美?”

“若猜得不错,皇上应当是早有……早有‘迁都’之意。”

从通政司穿出来,出了内皇城,走到长安街西大街上,很多酒坊和作坊都开端打烊了。走街串巷的小贩挑着扁担回家,剩下那些摆着的小摊,要赶在夜市到临、宵禁之前去城西。街道两旁的房屋里,垂垂升起了袅袅炊烟。

原北平府邸内里的白叟儿已经都过来了,长途跋涉,路上病的病,累倒的累倒,担搁了很多光阴,总算是一个不差地来了都城。旧府邸里只留下一个老花匠看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