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三峡有景一路行[第1页/共2页]
谢铭舟拦了小我,问了然往神农架去的方向,便同义真启程,既是晓得了那神农架前面便是武当山,他可不耐去绕那远路,再说恰好到神农架采点药材,自已正愁炼丹没质料呢,神农都能在这儿采到合用的药材,想来应当有点好东西才对。
那掌柜道:“专门的客船没有,不过咱这店里刚好住了一个客商,雇了两艘船,明日就要走,到时在巴东下船就行,你要走的话,尽快去跟船长说,免得货装满了载不了人,载人可比载货赚的银子多,他一准会情愿。”
很快出了夔门,又进巫峡,却又是别的一番景色,江水仿佛是被顺服后的骏马,在两岸青山云雾蒸腾之间百转千回,盘曲而行,两岸奇峰翠峦如同一幅长画,在面前缓缓滑过,不时在耳边响起的猿叫声,让人不由得想起郦道元《水经注》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可那齐姓老者还是担忧,他对大伙说道:“不是我怯懦,鸡眼老三带话来讲的,那白莲教也有人到了武当,明显也是为了那书,以我帮的气力,必定火拼不过人家啊。”
第二日师徒二人到了船埠,那两艘船却还在装货,已经装了好几根金丝楠木,另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那一群人上了船,看到这两个年青道人,穿着光鲜,神采也好,不象是那落魄的,也多看了几眼,却不开口说话,向来僧道丐尼,都是极其难缠的,这几人都是走惯了江湖的老角色,自不会多嘴,到时惹费事上身。
二人使起神行术,直直便往神农架山脉而去,也不颠末那甚么兴山兴水,一头就钻进了神农架山中,本就是出来游历,也不焦急赶路,师徒二人好一番游山玩水,若不是要每天熬米汤喂那两只幼虎,日子过得更是舒畅。
谢铭舟听到这儿,已经大抵晓得了来龙去脉,倒是这川中盐帮,自古以来就是靠贩私盐为生,现在四川大乱,人丁希少,那盐井也塌堵得七七八八,没了盐,天然就断了谋生,又不会其他技术,一世人商讨之下,便筹办到江淮之地去干成本行―贩私盐,但又怕打不过那坐地虎,内心也有些踌躇。
那掌堂怒道:“这东西是值钱,可有几小我能买得起?一年跑两三趟,你喝风啊?人家这也是顺带捎的,要赚银子的话他就光拉楠木了。”
这时另一个约摸二十来岁的年青人说道:“怕甚么?我们盐帮现在断了财路,赤脚的不怕他穿鞋的!何况这长江南北,周遭几地,谁不知咱川中盐帮威名?如果这一次能夺了那东西,大伙儿勤加演练,有了气力,到时再去到江淮,也能分润一份,如果不然,被人家赶了返来,可就成了江湖中一个笑话。”
被称为掌堂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他思考了半晌,才轻声说道:“齐老,各位兄弟,现在这状况,我不说大师伙都晓得,如果再没有银子进帐,咱川中盐帮连家带口上千人,怕都得饿死在家里。不过我们去江淮做这盐货,也是在别人锅头舀饭,人家还不得和我们冒死?可如果我们手里有了硬架子,要站稳脚根轻易,到时如何也得分润一份给我们,虽说风险大,但是值得大伙一拼!”
谢铭舟不由得心道:“把这武当秘笈说得如此了得,自已恰好要到武当,到时不管在那个手里,先去借了来看上一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