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61章 雪天论道悟轮回,尘世修行即彼岸

第61章 雪天论道悟轮回,尘世修行即彼岸[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问上师:如此说来,实在佛体,如如不动,唯妙觉明而幻统统,实为无上菩提安闲妙明。那为甚么会有转世投胎的说法呢?

上师答复:你见到一个东西,如果你说是你的,那么你就会妄立“不是他的”如许一个知见,以是当你认此佛体是你的时候,你必定也会有“此佛体是不是他的”如许一个疑问。实在,“我”的建立,是众生不明白佛体自照之性而妄说我能。故知,人间统统识障,皆菩提自性,自照见己罢了。

上师答复:没错!当你真正贯穿“我”的本质,就是见到了真谛;而那些困扰你的停滞,实在也源于对“我”的曲解,看破这些停滞,佛性天然闪现。佛性就在我们对万事万物的了然觉知中,看似存在循环,本质上不过是人们对本身和天下的弊端认知与固执。谁固执于虚幻的“我”,谁就会接受由此带来的各种成果。以是只要当下情愿学习佛法、贯穿佛理,就能跳出这看似庞大的存亡循环,获得真正的摆脱 。

上师答复:人间之相,因众生分歧的了然觉知而有不同,这了然之性何有分歧呢?无上菩提,于虚明中安闲,如何会是你的或者是我的呢?这里我不讲空明,是因为虚明夸大它在统统物相中安闲,物事等相,看实在,本相虚,就如同芦苇,实处无性有相,空处无相有性。空明会让人们误觉得菩提离开物相而本空安闲。故没有甚么“空”的妙心让你执取,你若不执统统所明之境,无上菩提,于你的了然之性而安闲复原。故《楞严经》里有言,执心不起,即诸佛菩萨真三摩地。明白这个事理就是此岸,不明白这个事理就是此岸。也就是说,执统统相为真有,就是此岸,妄立存亡。看破而不执统统相,就是此岸,随顺菩提妙明之觉性,累劫即面前,面前照累劫,即离存亡。故说此岸就在此岸中。如有人执此岸可去,真有为法。

金帝师走在火线,听着身后的对话,唇角出现笑意。廊下红灯笼在风雪中摇摆,照亮满院皑皑白雪,恍忽间竟分不清这是人间炊火,还是此岸清光。

记得有一日我问上师:即说佛性于有无之间美满安闲,唯妙觉明,如此觉照之性,自知之明,湛明常住。那么此觉照的了别性如何辩白阿谁业识是我的?阿谁是他的呢?

上师答复:即说众生转世投胎,也没说具有特定标记的你转世投胎吧?人间统统皆一佛累劫发明闪现,人间人及统统生命,实佛体性觉妙明而开六根。众生不明此佛体道存实在不虚,故有妄认,一部分人明白这些觉明,就妄认这些识种是本身,有一部分人明白那些觉明,就妄认那些识种为本身,故世人所说本身宿世此生,皆此佛体累劫中揭示的相罢了,被一部分人妄认同分,叫同分妄见,比如看月。被一人分,叫别业妄见,比如同一个苹果有人说甜,有人说酸。如有人证入佛知见的如来法性后,当知统统众生,无一不是我。亦全数非是我,皆是无量众生共业促进的影相罢了。

“好题目!”金帝师朗笑,指尖轻点雪地,“你看这足迹,踩下去时用力结壮,抬脚后却不留陈迹。修行亦如此,做事时全神灌输,做完便放下执念。若把‘修行’当作新的桎梏,反倒离道更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