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34章 成龙参佛探生死,领悟因果明心性

第34章 成龙参佛探生死,领悟因果明心性[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持续问道:“若无我即无生,是否就能离开存亡循环?”

我接着问:“世人常将安排本身的东西称为灵魂,这与菩提有何辨别?菩提本就是灵性底子,称呼分歧,本质不也一样吗?”

我又问:“我已贯穿此高深事理,但众生难以见如来无上菩提者数不堪数,他们该如何才气明白这精美觉明的佛法?”

上师解释道:“人活在当下的每一个动机里,念念相续,便是生的流态。人之见闻觉知,一作是念,我们在这此中没法发觉此各种驰念,是因为念念流发,这就如同流态的水会埋没活动的究竟。当动机不再持续,便闪现出世人以是为的‘死’态。身材味腐朽,但念想源自本然的觉性,好似大海中的浪花,大海就如同觉性,风如同业力,浪花则是动机。念起性觉,性觉必明,生命又能了然六根器作。由此可知,‘死’不过是人们对身材过分固执的虚妄认知。但人们的念想是业力牵引下的菩提觉性本然,又怎会消逝?”

妙成龙看到这里甚是殊胜,全部记要首要内容,也是父亲金有妙于般伽弥陀听法的总结,他胡想着有一日能去西域看看阿母阿爹斗争过的处所。

我思考后说道:“如此说来,身后万物皆空,唯有觉性之念为真。若不丢失,念起即觉,不管投生那边,都能明白统统皆非实我,菩提安闲无碍,如此则当下即无生无死。若丢失此中,念起便成尘劳,堕入无尽苦海,即便身故,仍会在循环中流转。”

上师反问:“世人来临人间,皆是仰仗念想心,也就是说中阴身,投入母体。你细心机考,本身最浓厚的风俗是甚么?”

上师总结:“本觉至心,性觉妙明。因业感蔽明,生出觉想,这便是动机的发源。故杀盗淫三业断灭,则念想不起,这就如同大海中业风不吹,波浪(念想)不起一样的事理。以是,修行人以断除杀盗淫为底子志。实际上,念想与本觉妙明,本质无二,也是我们平时能普通事情糊口的力量源泉。识心与妄图固然虚妄,却指引着动机这股力量的方向。以是世人若不生邪见、不可正道,便能安然顺利,不会感化冤情借主,因为无因便无果,本觉性空明妙,清净不染。”

上师说:“众生因执于业力而现各种相,以妄图为种子,以妄图入胎。众生所见所想,皆是在胎中由妄图成绩。这些动机,本无所属。若众生将识见与情想视为尘垢,能不随顺妄图而生贪求,也不随妄图而生嗔怨,不固执于想与不想,即便不能马上开悟见性,也能离开苦海,只是尚不能完整了脱存亡。”

上师点头:“恰是这个事理。”

上师解惑:“这便是淫欲能孕育生命的启事,也是重生命出世后马上需求进食的启事。活着时,你环绕这些界定‘我’与‘我的’;身后,仍会因‘我的’生出‘执我’之念,从而接受果报。实际上,这统统都不过是菩提妙明觉性本然,活着时候,本就虚幻,非是我的,何况身材身后之说呢,又如何归属本身呢?以是说,无我即无生。”

“生命活着时,是妙明的佛性道体、妙觉如来,方能维系生命的普通运转。但若佛性道体的妙明觉性永久不灭,为何人身后,这觉性却没法再安排众生的糊口?”我曾如此发问。

上师解惑:“世人皆因虚妄之想而以为有‘我’存在。实则人只活在当下一念,是行阴掩蔽了本觉妙明,才生出这般虚妄之想。念动的方向分歧,人生轨迹也分歧,善念激发善行,恶念招致罪过。若能指导动机归于空无,便能悟入当下本觉至心,进而明白本身活在当下一念当中。如此,对这颗念想之心便能随用随舍,不生固执,此时的‘想’就不能称之为‘妄图’,而是随顺妙明觉性,即于六根处随顺有为,即见如来妙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