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八大姓[第5页/共9页]
在女真人以地为氏的命姓中,另有部分满族宗族,因为受中原汉文明的影响,将本支的姓氏从满语中汉译,加以相沿。这类汉译的姓氏,早在金代即已呈现,并一向生长着。由金代女真姓氏中译成的仝姓,古里甲译成的汪姓,裴满姓译成的麻姓,纥石烈姓译成的高姓,蒲察姓译成的李姓,都证明了这一点。
2、关姓宗族(瓜尔佳氏)
《养吉斋丛录》记有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著姓然。其定名或用满语,或用汉文;用汉文,将用二字,不准用三字,以其与满语混也。”从上述记录中能够看出,清朝中前期满族各氏族在冠用汉字姓与改用汉字姓过程中,呈现了极不标准的趋势。
满族关氏清前女真姓氏瓜尔佳氏而改用汉字姓演变的一个姓氏。满语r,汉译为“馆”,“阁”之意,亦可译为居处”之意。瓜尔佳氏氏族,是清初辽东地区人丁浩繁汗青职位非常显赫的一个氏族。宗族改用汉字姓关姓,是于清朝中期今后改用的,并一向相沿至今。
辽东的那氏满族宗族,是以氏族宗谱中所载,以一世祖纳齐布为先人的纳拉氏后嗣,即明朝中前期的哈达、乌拉两部纳拉氏氏族。除此以外,在海西女真其他部中的纳拉氏氏族,与此部纳拉氏氏族,并无血缘干系连带。如辉发部纳拉氏在辽东《纳拉氏谱书》中将其姓氏的冠用业已申明。“辉发部先世,原系黑龙江东海岸窝集部尼玛察地人。本姓依克得里氏。其鼻祖昂古理、兴济理二人,自黑龙江载木植主赢利,移迁于察鲁居焉!察鲁地有扈伦国纳拉姓噶杨阿、图莫图二人平素结好深厚,俱由察鲁移居张地,四人聚约修好,昂古理、兴济理因附其姓。宰七牛祭天,改姓纳拉。叶赫部先世系蒙前人,姓出默特,鼻祖兴恳达尔汉,奉明国成祖天子之命,率其部民兵等,卫守东省开原界此北围场,遂灭扈伦国。张地所居的纳拉姓部寨屯村,因据其姓。”
从上述质料记录中,官方纳拉氏存藏的史料已将纳拉氏的宗族血缘干系阐述清楚,即海西女真四部中,辉发与叶赫两部的纳拉姓氏族,与哈达、乌拉两部的纳拉氏氏族先人,不属同宗。由史料记录中能够得知哈达、乌拉两部的纳拉氏先世,原居住地为黑龙江中下流,他们在元末明初之际停止了两次范围较大的迁徙,于明末迁至兴京地区。
远在金、元期间,富察氏的氏族姓氏为蒲察氏,并为金代的女真大姓,亦是金代的望族。《金史·传记》中记录了十数位蒲察氏族中成员的传记。“蒲察琦,本名阿怜,字宗卿,棣州阳信人,试补刑部掾。”“蒲察鼎寿,本名和尚,上京曷速河人,钦怀皇后父也。赋性沉厚有明鉴,通契丹、汉字,善于吏事。”蒲察氏在金代,据《金史,国语》注释蒲察曰李”,即汉语译为李姓。由此可知,本日辽东满族富姓(傅姓)的姓氏演变,从金代起即产生音移窜改,而没有产生译意上的窜改,故此构成了由蒲察氏——富察氏——富(傅)氏的全数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