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中兴[第2页/共2页]
“三少爷,三少爷,哎呀,你辫子我还没给你辫好。”周妈拍着大腿直嗟叹。
他这愈是冷却,侯县长觉得礼数不敷,涎着脸皮道:“沈少爷,烦请您任县里资政,每月三百块大洋。”沈三叔只是拱了拱手,道:“承蒙抬爱。”就此别过了。
侯县长内心策画的是,沈家三少爷是苏锡地区出了名的尽忠清廷的小固执,硬脑袋儿,哪天把他保举到京师,天子一欢畅,说他敦书知礼,连升三级也未为不成。
这一日沈三叔拉过一张报纸来,低着头,观瞧着,报纸是他宣泄心中不忿的素材,不管是《申报》抑或是《北京晨报》,传至江阴,总要晚一天的时效,沈三叔却涓滴不在乎,他有大把的光阴,破钞在离乱的时势上。周妈正在给他梳着发辫:“三少爷,你这头发迩来但是掉了很多。”沈第宅的仆人一个个的拜别,只要周妈因为打藐视着沈三叔长大,不忍他一人活着间度日,就留了下来,一日三餐照顾着。常日里靠给人浆洗衣服度日。沈三叔的父母都过世了,他也快到而立之年,她仍风俗地唤他作“三少爷”,改不了口。周妈万事皆好,唯独嘴巴上太干脆,拉拉杂杂没完没了。每日朝晨,便叮咛这,叮咛那,沈三叔嫌他烦,却不敢同她辩论,躲着她,话也不上内心去。
这时县府下达了省会里来的布告:“家家都要挂龙旗,道贺大清中昌隆运。”
村东头马善才家的女儿,也就是周妈口中所说的托吴妈去过问的阿谁,倒是忙活了起来,他家颇费周折地找到朱二爷。朱二爷命人从阁房抬出他的紫檀木太师椅,他高踞其上,看着马家送来的礼品,道:“马老爷,你这不是见外了。沈家世侄的事包在我身上。”
“复辟了,复兴了,国度有救了。”一贯沉稳的沈三叔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冲动,他蓬头跣足地冲了出去。
“烦请朱二爷能尽快成全此事。”马善才就怕别人捷足先登,依他的意义,干脆今个儿结婚最好。
侄儿侯赢拜上”
沈三叔从青果街跑至虹桥路,一起跑一起嚷,路人都被他这披头披发的模样吓到了,孩子吃紧地往母亲的怀里钻。
沈三叔回想着商山四皓的典故,却颇觉不雅。“天子用的商山四皓,如何他一个县长,也配!”他越瞧侯县长越不扎眼,獐头鼠目,黑赭色的脸膛上,另有一颗黑痣,太不吉利,定是个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