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梦回大明春 > 514【老杨好难啊】

514【老杨好难啊】[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渊和阁臣的说话内容,很快就传到外朝,大师猜猜是谁传出去的?

隆庆朝的李学诗就曾提出过,但他提出这个建议时,只是一方小小的御史,谁听他的啊?(注:此李学诗,并非嘉靖朝阿谁,而是隆庆、万历朝阿谁。)

“内商?”

杨惇憋屈说:“自家的宅子,只能从侧门出入,这算甚么事儿?”

严嵩略一思考,顿时鼓掌大赞:“此计之精美处,竟是内商,门生佩服!”

若想顺利推行新政,就必须呈现新的好处相干个人。

囤户能够节制市场,端赖食盐官卖,勾搭官府,有盐却不出货。边商和散户内商,因为买不到货,就有资金链断裂的伤害,只能被迫向那些囤户屈就,从而被囤户拿捏得死死的。

“我看杨廷和早该致仕,换王尚书当首辅,天下必定大治!”

当然是因为开中制啊,两淮灶户所产正盐,99%都得开中输边,很多都折算成军粮了。并且,朝廷另有开中补助,只因运粮路途悠远,必须用优惠政策鼓励边商开中。

……

筹算出门的杨慎、杨惇兄弟俩,听到门外喧闹的群情声,吓得赶紧缩归去。

给事中蔡经、御史高世魁,带着一大帮科道言官,堵在杨廷和家的大门口。

严嵩第一个找上门,执弟子礼道:“若余盐商卖,既有小票制约,又如何制止囤户官商勾搭?”

正在翰林院任职的张璁,拍着桌子大笑:“王尚书真怪杰也,看似解不开的盐政活结,只这余盐私卖,便如抽丝剥茧般给理顺。”

但每年六亿斤的盐产量,按这两道税1300多万两白银,确切又只能收上来100万两。

王渊笑道:“灶户又不傻,官商勾搭压价,直接发卖私盐就是。灶户现在不是如许做的吗?若灶户不偷卖私盐,恐怕已经饿死大半了。更何况,内商也会闻风而动。”

只不过,纳银制喂饱的囤户,是两淮盐商中的本钱巨鳄。而王渊搀扶的,倒是数量更多的两淮盐商散户!

有人要问了,盐引把握在朝廷手中,直接把税算在盐引里,不便能够完美躲避偷税漏税吗?

任何鼎新,必定毁伤既得好处者。

杨宅。

“就是,孙尚书(孙交)、石尚书(石玠)、黄尚书(黄珂),这三位执掌户部的时候,哪个不做得井井有条?户部一到彭泽手里就乱,杨廷和的确保举了一个混账出来!”

可真的实施新法,杨一清多数不会着力支撑,能不暗中禁止已经算相忍为国了。因为杨一清的籍贯在镇江,那边是囤户大本营之一,指不定就有哪个囤户是杨一清在罩着。

两个字,甩锅!

他们来得还很早,半夜宵禁消弭便至,杨廷和出门上班恰好撞个正着。

杨廷和推委道:“内阁都批了,全数送去司礼监,但司礼监那边没有消息。”

言官可不止喷人获得政绩,他们也有议事之权。只要他们有上疏行动,又能胜利鼎新盐政,那他们便能够获得奏事政绩。

那些消逝的军粮去哪儿了?

王渊的《请改盐法疏》呈上以后,内阁一向不批复,乃至不拿到朝堂会商。大量科道言官,在得知此中利弊今后,也纷繁上疏请改盐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