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老狗】[第2页/共2页]
“备轿!”
前些年黄河决口,河道总督祭奠山川,李鐩斥责其该祀河伯。堂堂工部尚书,不思如何整治河道,却在这类题目上纠结,看似是个昏庸无能之辈。
李鐩身上裹着棉毯,正用一柄放大镜,窝在床上细心看书。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幸亏有放大镜,不然就只能让人念诵。
李鐩接过药水,仰脖子一口喝下,便挥手让丫环拜别。
李鐩半眯着眼:“不改必衰,但须谨慎。”
李鐩属于刘大夏的亲信,别看刘大夏后代名声很坏,倒是个真正无能事的干臣,并且还是个传统鼎新派(除了开海,其他方面刘大夏都主张鼎新)。
又把书读完一页,李鐩悄悄放下,实在没有甚么读书的表情。
李鐩感喟道:“我是不成了,已经七十多岁,还能再活几年?不过我有一人,能够荐与王侍郎。”
但是,就在这段时候,李鐩俄然又硬气起来!
李鐩笑答:“杨党之人。”
正德继位,刘瑾弄权,刘大夏滚蛋,李鐩也跟着滚蛋。
杨廷和想让亲信去办理节慎库,张永也想在节慎库设置督理寺人。一贯唯唯诺诺的李鐩,顿时规复年青时的风采,守着节慎库不让任何人介入,即是同时把杨廷和、张永给获咎。
王渊说道:“既然是工部左侍郎,宝源局锻造劣钱的罪恶,也应当让他来分担一点吧?”
王渊笑道:“都是物理学派的门生们在忙活。”
可又有几人还记得,李鐩是一起靠政绩升迁的。
看似解释得很直白完整,但李鐩还是有些话没说尽。
只能求王渊帮手,并且要完整投奔王渊才行,不然这件事底子没法结束!
王渊又问:“工部左侍郎刘永如何?”
李鐩拱手说:“老朽也对物理学颇感兴趣,还专门研习了王侍郎初创的新算学。”
李鐩浅笑道:“再如何说,老朽也是工部尚书,年青时也主持过很多工程。若不精研算学,岂不被宵小所蒙蔽?”
这位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
“李尚书愿助我一臂之力吗?”王渊直接问道。
李鐩之前也是鼎新派,李东阳致仕之前,留给王渊那份鼎新计划,就有刘大夏和李鐩参与制定。
侍从递上拜帖,门子一看工部尚书来了,赶紧跑出来通报动静。
他还在密云构筑防备工事,今后以后,蒙古就不再从密云南侵,因为李鐩的防地修建得毫无马脚。
他年青时前去山西赈灾,不但救活无数哀鸿,还主持开挖沟渠,灌溉农田上百万亩。现在,山西最大的水利工程,是李鐩顶着层层压力修建而成。
这条老狗,还剩下几颗牙,咬人或许倒霉索,但护食的本领却没丢。
“老爷,该喝药了。”丫环捧着一碗汤药出去。
“于情于理,都该如此。”李鐩说道。
作为一个七十多的老臣,李鐩固然随波逐流,骨子里倒是极其傲气的。他只服刘健、李东阳、刘大夏那辈人,底子看不起杨廷和、梁储之流,更把王渊当作孙子辈对待。
王渊细心揣摩,大抵想明白局势,笑问:“李尚书是否定可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