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华月如笼[第2页/共4页]
袁女正悄悄瞥一眼刘浓,冉冉坐直了身子,把玩动手中青铜酒杯,漫声道:“刘郎君,那是尚兄的位置。”
刘浓由衷奖饰。
稍徐。
身后锦袍郎君眼睛顷刻雪亮,随后缓缓悄收,渐渐将酒杯一搁,身子微微前倾,抚着麈尾笑道:“道畿曾见过那美鹤两面,确是冰雕玉砌之辈,令人望之汗颜尔!再论其诗、其琴,皆不入俗流,若细论其妙,当属道畿平生罕见矣!嗯,难以述之于言……”
谢尚懒洋洋的俯身将酒盏拧在手中,瞅了一眼远处的一株桂花树,见树下有人捉笛回投,嘴角悄悄一裂,慢声咏道:“桂香燎漫嫦娥宫,今方恰作与古同;九天神女应悔昨,偷药辗入梦寰中……。”
“确属我位。”谢尚摇着宽袖,慢悠悠的从溪水泉源度过来,朝着刘浓微微一笑,就坐于案后。
王侃笑道:“仁祖之姿,美哉卓卓;其性浑不见物,清畅似达矣!嗯,此诗,当为上中。”
他竟见过刘浓,且评价如此之高……
袁耽与谢奕皆未参予行雅,俩人看了会褚灾作画,便被谢裒遣人来叫走。刘浓在山颠陪褚裒作画时,萧然、桓温等寻来,浅聊一阵便亦各自归去。
当王羲之起家之时,刘浓捏着酒杯的便微微一顿,再听他将这诗咏出,心中顿时暗奇:他怎地竟将《兰亭集序》之意咏出来了?彻夜明显是仲秋,不是上巳三月三啊,何况此地人数近百,亦与兰亭四十二友分歧。莫非,史载有误乎?
目前世人皆坐,唯有刘浓独立。
袁女正眨了下眼睛,将本身案上的小酒杯拿起一个,瞅了瞅,神情仿佛颇是不舍,稍稍踌躇,终是悄悄放到阿姐案上,悄声道:“阿姐,而后,你应当叫阿兄过来坐。”
袁女皇伸出一根手指头,跟着音阶点着面前的小酒杯,嘴角弯弯,眉亦弯。
突地,眸光突然一放,而后悄悄收于眼底,渐渐侧身面对袁女皇。细声细气隧道:“阿姐,我瞥见阿兄了。”
袁女皇浅浅一笑,顺着小妹的目光一瞅,神情犹然一愣,话语嘎但是止,只见在她们斜劈面的小桥畔,几个少年郎君正东张西望,此中有一人恰是阿兄,别的另有美鹤一只。
锦袍郎君斜靠床侧雕栏,嘴角带笑、神态惬适,漫不经心的将手中白麈悄悄一扬。制住谢裒之言,而后淡然笑道:“唤我道畿则可!”
谢裒持着酒盏,仰天,一举邀月,而后将酒水缓缓洒入溪中,世人皆随。此时,月光投影而入,冠带、轻纱,纷繁拢入九转曲中,恰作因月成画。
身侧暗香暗浸,袁女正嘴角微翘、微翘。
恰于此时。月起。
王侃把着酒杯邀饮,嘴里虽谦逊着,面上洋满笑意。
“哦,而后呢……”袁女皇正在低首默数矮案上的小酒杯,一共有十五个。足足能够盛十五个小玉轮,而她刚好芳华十五。
谢裒浓眉暗凝,嘴上却笑道:“道,道畿,仲秋之夜,月已占空。莫若由道畿开轴?”
“女正,休得胡言!”
“然也!”
一诗咏罢,世人皆赞。
咏罢,亦不待人奖饰,将酒搁在唇边,悄悄一吸,饮尽。
在水之源,几名锦袍华服者列坐于案后,谢裒、王侃、纪瞻皆在此中,另有一人锦袍玉冠。年方二十来许,眉长似柳扫,眼明若珠嵌;斜鼻作峰,淡唇稍弱,浅浅一抿,便作刀薄。因夜迷朦,此人静坐于三人身后的矮床中,且有巨石侧掩,教人模糊约约间,极意忽视其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