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华月如笼[第1页/共4页]
袁女正微微侧首,盯着刘浓的侧脸,愈看愈喜,伏在腰间的十指交缠,根根嫩白;翘着嘴角,笑盈盈地问:“刘郎君,你猜那木兰花,可会驻停于君之面前?”
有人捉灯而起,朗朗一笑,卧蚕眉随之飞挑,恰是王羲之。
“阿姐!!”袁女正细眉微扬,声音稍略减轻。
兰花灯,飘浮在水,随势而流,来到一个小旋涡处,一荡三晃。
闻言,刘浓身形蓦地一顿,剑眉随即扬挑,神情略显不天然。
“劳瞻箦久候,谢裒汗颜!”
袁女正悄悄瞥一眼刘浓,冉冉坐直了身子,把玩动手中青铜酒杯,漫声道:“刘郎君,那是尚兄的位置。”
兰花续流,定将停至袁、萧处,世人皆心知不喧。此不为怪,弄笛之人乃故意而为矣!王谢袁萧上等朱门,精英弟子无数,趁此佳节展露一二,亦为即兴添雅也。
稍徐。
王侃把着酒杯邀饮,嘴里虽谦逊着,面上洋满笑意。
正在四周找她们的谢奕神情一喜,笑道:“甚好,瞻箦、季野,且随我来!”言罢,踏太小桥便走。
恰于此时。月起。
当下,俩人沿着盘肠小道下山。
袁女正眨了下眼睛,将本身案上的小酒杯拿起一个,瞅了瞅,神情仿佛颇是不舍,稍稍踌躇,终是悄悄放到阿姐案上,悄声道:“阿姐,而后,你应当叫阿兄过来坐。”
刘浓面呈涩然,微作揖手,目光环掠四野找寻空位,但他们来得较晚,那里另有空余之处,除非让来福再行摆案,可此时天气已晚。
待得四下归静,朗声道:“今方仲夜,月坐天怀,冷风微习,相聚于流;头顶之玉,恰若西子之眸,不遮;身侧诸君,浑似少伯之才,不掩;观此月,吾甚寥之,观诸君,吾甚喜之;愿以此酒,祭月于朗朗!愿以此酒,诉幕于苍苍!愿以此酒,与君共畅!”(诉幕,幕怀,咏志)
刘浓稍稍作想,若再拘泥不化,难道太着陈迹?当即抹平心中顾虑,洒然一笑,几个疾步踏至案后,微微一拂袍摆,缓缓落座,目不斜视。
“瞻箦!”
袁耽朝着刘浓挥了挥手,而后指着身侧空位,笑道:“为何要去别地,且来此处安坐。”
其间,那周义终究发觉到刘浓地点,不时投来窥视的目光。刘浓端坐席中,对其视而不见,无它,何必与一个将死之人计算。
刘浓眉梢飞扬,闭唇不猜。
袁女正身着艳桃对襟襦裙,梳着堕马髻,插着雏凤步摇,双手端在腰间。款款跪坐于月白苇席中。看似端庄文静、温文若雅,实则不然,如果细瞅,她正坐得不耐,半边身子斜斜的倚着背后桂花树,点漆如星般的眼睛则左闪右闪,好似在找寻甚。
“女正,休得胡言!”
谢裒浓眉暗凝,嘴上却笑道:“道,道畿,仲秋之夜,月已占空。莫若由道畿开轴?”
身侧暗香暗浸,袁女正嘴角微翘、微翘。
刘浓边观边暗叹:仅凭这定形伎俩,已可略窥其功力,怕是与舒窈不相高低。不过,若真想将此画作毕,没个十天半月休想!
袁女正瞅着阿姐嫣然一笑,娇声道:“阿姐如果想这恼人的曲水流觞早些结束,莫若去找那吹笛之人,令其一曲勿停,如此三轮转酒,应是快极!”
“幼儒先生!”
四下里,觥筹交叉,轻声笑语不断。
突地,眸光突然一放,而后悄悄收于眼底,渐渐侧身面对袁女皇。细声细气隧道:“阿姐,我瞥见阿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