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鸿泥之别[第2页/共3页]
上元节,吴郡张氏张灯节红。
纪瞻将茶碗一搁,思前想后,心中一片欣然,待管事退去,喃道:“瞻箦,不易也……”将袖笼中的手札取出来,细细再一阅,于灯火上附之一炬,把门外的管事唤出去,递过一卷厚厚的纸,沉声道:“汝马上启程前去吴县,将此卷交于顾君孝……”
殷融眉毛一抖,正欲作言,却被老友蔡谟拉了一把。蔡谟低声道:“大司徒既然病重,你我怎可再扰。”言罢,见殷融犹似未解,只得叹道:“意已明之,何需入内?”说着,朝晋室皇宫的方向扬了扬眉。殷融随其而望,轻声叹道:“然也,其势之大,已若滔洪,君子不成为。”
声音轻飘,青衫摇杳,转出月洞不见。
王导面朝着晋室皇宫方向,长长一个顿首,沉声道:“臣,不成受诏。”
王羲之歪倾斜斜的坐着,目光不时瞟向月洞外,那边有一方清潭,白鹅浮静水,红掌拔清波。
稍后,有门随奔来,请纪瞻入内。
王羲之尚未答复,纪瞻便笑道:“应是华亭刘氏所产。”继尔,又指着案上的茶器道:“此套琉璃,也应来自华亭。”
张澄冷冷一笑,将酒杯重重一顿,看也未看地上跪着的人一眼,大步而出,声音冰冷:“寻你的仆人去,今后,切莫再来张氏。”心中则道:腌酒之货,豚犬亦不如的物事,若非刘熏一再拜托于我,岂会教你踏入张氏之门半步……
而纪瞻此番来找王导,是为吴郡士族梳理一事,此次土断不分南人北人,自五马南渡以来,吴人唯吴郡马首是瞻。吴人行事,但观吴郡,吴郡之地,有顾、陆、朱、张。司马睿与王导为安宁之故,行安抚之策,吴人治吴已有十余年。
自晋室南渡,王导两番推行土断,皆未有所获。而此次土断,其初意也仅为平抑刁协与刘隗惹出来的危局,但在纪瞻细观考虑以后,却为其间内容所震惊。往昔土断,大多是借荫户、官私田作文章,查荫户释朝民,丈私田充国库。
张澄忧色,却不喜人前作色,暗中捏了一把绵弹香软,干咳一声,朝着室外的侍从点了点头。侍从知意,低着头行出去,对艳姬道:“且随我来。”
王羲之懒懒一笑,按着膝缓缓朝鹅潭行去,边行边道:“叔父之心不在茶,纪翁之意不在言,羲之昏昏乎而昭昭,孰眠孰醒?”
此策当真出自谢裒?
若照此法而行,丝环相扣,短时候内自是难生结果,但若能持之以衡,假以光阴便是正纲清肃之典。
手中的铜钱滚入青石道,钻进夹缝中,张芳蓦地一愣,眯着眼睛久久不言,眼神时尔苍茫,倏尔贪婪,间或阴狠……(未完待续。)
……
管事道:“六年前,有忠仆携孤儿寡母南逃至建康,暂居于城郊野墅。野墅之主乃是一商户,妄图孀妇美****戏,小童大怒,命仆杖之,不料商户归后竟死。”顿了一顿,见家主不言,又道:“另有内幕,当时,野墅商户之弟与时任石头城县丞张芳同谋,欲夺其兄财产,故,顺势弑兄,且栽祸于童……”
“然也,大司徒实乃管夷吾也,怎可一再推让而不受?”围观众臣亦纷繁作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