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潜龙勿用[第1页/共4页]
小谢安神情愈渐羞赧,娟秀的睫毛一闪一闪垂下来,挡住了点墨似星的眼睛,两只手死死拽着袖子,并不时的瞟一眼刘浓。
小谢安发觉到他的目光。先是暗中气恼,而后心机一转,落在帖面上,神态顿时扭捏起来,嘟嚷着补道:“非。非也,阿父言,观伯英先生之字,可触神导形!”
“借居罢了!”
“哦,原是如此,那便窃。”刘浓剑眉飞挑,身子却斜斜一歪,好整以暇的打量着气急废弛的小谢安,心中可贵一阵轻松适意,嘴角微微扬起。
刘浓再次沉沉一个揖手,十息不起,对这位老将军肃之以敬。
谢真石眯着眼睛问道:“阿叔,刘郎君之书法,缺限倒底在何耶?”
“哈哈!”
刘浓深吸一口气,揖手道:“刘浓,谢过老将军教诲!”
谢恒亦笑道:“安弟,且共瞻之!”
缓缓一笑,极目四展。但见稍远处的潭边有一石,上书三字:洗笔池。笔迹遒美健秀,笔势委宛含蓄、平和天然,远观不成及,便欲起家近睹。
刘浓观字后,眉心微凝作川。
纪瞻老怀甚畅,细细把刘浓再观,愈看愈喜,心道:嗯,刚遭大难、几乎为人阴弑而丧命,然神采气度不惊不惧,风采雍容而非华,实未几得!其言或另有深意,潜龙勿用转飞龙在天、战龙于野,若真是为我所料,此子目光如炬、洞悉局势,了得!
谢裒久浸《周易》,岂会不知刘浓何意,此言意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恰合纪瞻之心,当即笑道:“瞻箦之才,确属异拔!”而心中待刘浓,更是分歧。
“哦?”
“嗯……”
谢真石道:“阿叔,如果如此,何不实言以告呢?”
“噗!”
“咦……”
“稍待。”
小谢安设时怒了,将藏于袖笼的一卷左伯纸“唰”的一声抽出来,往案上蓦地一拍,大声道:“吾之书法,乃临钟侯之楷、摹伯英先生之草,集而为行也!汝等,汝等休得讽刺!”
将将一走,小谢安设时松了一口气,缓抚着心口,腹诽道:这个美郎君非君子也,且与我分歧,辩论我已不及他,尚要弹我……
再听谢裒低言:“瞻箦英才秀彻,终将大有所成。今后让汝阿弟多与其来往!嗯,无奕、知秋竟也识人,红楼七友倒亦风趣。”
谢裒假咳一声,尚觉得刘浓乃一时口误而不自知,故意替其得救,遂笑道:“郡守,瞻箦幼年,切莫怪其言语无状!但请郡守宽解,仲秋行雅一事,谢裒自会摒挡。郡守,请!”
待其将事情原委道出后,刘浓剑眉舒展,拇指食指缓扣、缓扣,双眼若湖时明时茫,似捕获于未明尽明之时,久久不成回神。
纪瞻斜踏一步,单手握住须尾,眯眼沉声问刘浓:“诚如汝之所言,纪瞻实为老将,将即老兮,将予老矣,老而为衰,命将黄土,徒惹坟草舞秋风尔,汝意是为此乎?”
纪瞻放怀纵笑,指着刘浓,对谢裒笑道:“此子,妙也!”
“老将军,瞻箦……”
刘浓在廊上遇见谢真石,两人微微见礼,随后擦肩而过。
纪瞻,江左五俊,与贺循、顾荣齐名。司马睿南渡之时,率先投奔的江南士族便有纪瞻。在寿春时,其率后勤军队与羯族后赵、武帝石虎战于长江渡口,一举破敌,追击石虎铁骑上百里,从而名震天下。王敦反时,其以七十高龄带病宿卫六军,与王敦雄师血战于野。纪瞻或许不知,其于刘浓阖家有拯救之恩,昔年来福带着刘氏南逃,若无他临危之时击退石虎,怕是今时刘氏与来福尚在江中沉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