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清法箓[第3页/共3页]
东晋兴宁二年,有魏华存等众仙真降落,魏将清虚真人王褒所授“上清”众经三十一卷并诸仙真传记、修行琐事等授弟子琅琊五司徒公府舍人杨羲,杨得魏华存所传,用隶誊写出,传护军长史丹阳句答应穆。许穆再传子许岁羽。二许归天后,岁羽子临沮令黄民汇集先世所写经符秘录,于东晋元兴元年奉经入剡,为马朗、马罕礼敬扶养。至东晋末,有道徒王灵期等向许黄民求经。王等遂在所得几卷经籍根本上,窃加损益,盛其藻丽,再次造撰,凡十余篇。今后“上清经”传播甚广,“环球信奉”。因而一个以扳依上清经录的新道派——上清派渐次构成。
第三章 上清法箓
俄然他展开眼,倒是吓了我一跳。
而我茅山一宗向来倡导羽士授箓后,名录天曹,遂有道位。
我听老头说的鼓起,不由镇静问道:“那是不是我们上清派很牛掰呀!”
上清派传至南朝梁陈时第九代宗师陶弘景,他隐居茅山,并以茅山为祖庭,自称华阳隐居。为弘扬上清经法,编《真诰》一书,纂《登真隐诀》二卷,使上清经诀较之陆修静时更加完整。因为陶弘景为陆修静二传弟子,对上清派又作出较大进献,遂成上清派的闻名代表人物。而后“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间,世人改称上清派为“茅山宗”,而进入上清派生长的新阶段。他担当上清派道统又初创茅山宗,使茅山上清派不竭生长强大,在玄门史上职位显赫,影响深远。
龙山之上,后山是大片大片的银杉,群山漫舞,似蛟龙出海,林涛浩大,如东海扬波,悬瀑飞流直下,山腰云雾环绕,林间鸟语啾啾,此时合法初春,漫山遍野更是山花飘香。
“哼,你个小崽子又嘀咕甚么呢?”老头板着脸问道。
玄门信奉上界有诸神司人间善恶,分毫必录。《正一修真略仪》说:“箓者,太上神真之灵文,九天众圣之秘言,将以检劾三界官属,御运元元,统握群品。鉴骘罪福,考明功过,善恶轻重,纪于简籍,校诫宣示之文,掌览灵图,推定阳九百六天元劫数。”又说:“凡禀师资,缔盟受授,从俗登真,永保生道,渐位于极。”授箓与传授经、戒、符是合在一起同时停止的。授箓之目标是让入道者全面停止一次玄门戒律、经籍的学习和教诲,授箓者要求箓生毕生推行道经戒律,戒除惰性,制断恶根,对峙正信。
我听得气味为之一窒,不过老头仿佛话还未说完,现在关门之际还不忘语重心长的说道:“巧儿他娘的话可当不得真,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