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清法箓[第2页/共3页]
我听得气味为之一窒,不过老头仿佛话还未说完,现在关门之际还不忘语重心长的说道:“巧儿他娘的话可当不得真,哈哈哈!”
不幸呀,谁让我老是喜好说实话呢,大实话呀!
不过幸亏我那一张从小便被调教的伶牙俐齿,固然如此,终究还是难以逃脱一百遍的《品德经》。
“师父,你明天下山呀,我也去!”我从速跑到老头身边,边捶背,边捏腿。
上清派传至南朝梁陈时第九代宗师陶弘景,他隐居茅山,并以茅山为祖庭,自称华阳隐居。为弘扬上清经法,编《真诰》一书,纂《登真隐诀》二卷,使上清经诀较之陆修静时更加完整。因为陶弘景为陆修静二传弟子,对上清派又作出较大进献,遂成上清派的闻名代表人物。而后“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间,世人改称上清派为“茅山宗”,而进入上清派生长的新阶段。他担当上清派道统又初创茅山宗,使茅山上清派不竭生长强大,在玄门史上职位显赫,影响深远。
老头深思些许,然后平平的说道:“我也是从藐视着你长大的,自是晓得你的本性,以是择人授之这一关是不必的了,拜师之礼也业已拜过,以是也不必,但是最首要的一道法度便是授箓。”
而后老头倒是话题一转道:“你本年既然已经满十周岁了,也该给你授箓了。”
龙山之上,后山是大片大片的银杉,群山漫舞,似蛟龙出海,林涛浩大,如东海扬波,悬瀑飞流直下,山腰云雾环绕,林间鸟语啾啾,此时合法初春,漫山遍野更是山花飘香。
老头叹口气说道:“粗粗算来,却也有十周岁了,固然你拜入我门下,但当时你年纪小,也便少了很多法度,也真正算不得我门中弟子了。”
不过,可想而知我说以后的结果了,不是棒棰一顿,就是脑袋遭殃。
“恩,像各代祖师,莫不是红极一时,而我各代祖师有开派祖师华存为,第二代玄师杨羲、第三代示师许穆,第四代宗师许岁羽,马朗、马罕为第5、第六代宗师,陆修静为第七代宗师,池游岳为第八代宗师,陶弘景为第九代宗师。而我让你修炼的内经图,便是出于开派祖师之时的《黄庭内景经》,莫不是熬炼意念,精力内守,神不过驰,证道纯阳的不二法门,乃是门中不传之秘呀!”
老道喊我畴昔,俄然问我:“一水,本年你多大年纪了?”
我听老道如许说,只好挺直腰,睁大眼,盯着老头。而故乡伙见我这端方的态度,清咳一声,却也是缓缓道来。
授箓与符箓是有底子辨别的。授箓是茅山宗信士从凡入圣的必须“信物”,凡皈依道门者,首要拜师盟誓,支付职牒,遵循三皈五戒。茅山宗授箓被称为道门珍宝,因一旦授箓,就必须遵循戒律,言行举止,符合道妙,能奉此道,能够洗心除欲,免其夭横,积善建功,坚信正道,达到美满成真的境地。简言之:“授箓是授天命也。”授箓是步入正道的凭据,相称于资格证书。符箓,是天神的旨令与众神的名录,其感化役使鬼神,驱邪降魔,祈佑安然。上清派以为,符乃天府玉京山天然梵气,是赤气化生之气,若与天为徒,内修三光以成道,外运三光觉得符。符偶然与箓合称符箓。符是天神的旨令,箓是众神的名录,又是记录修道者的名册。凡信道者其名已注天曹,成道已弃世庭。